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汤晓娟 2022/3/28 20:34:36
摘要:与普通高中教育目标不同的是,中职院校要承担面向社会的人才培育责任,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其第一要务。阅读教学是一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是中职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的重要方式。为提高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效果,教育者在克服基础问题的同时还应提出新型学习策略,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吸收学科知识。本文以核心素质下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为主要切入点,对当前中职院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英语阅读教学中中职生核心素质的培养目标达成提供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英语;阅读教学
目前我国的大多中职院校在教授英语课程时,习惯于直接将词汇、语法等重点内容直接标注出来,却很少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索学科知识,把握教材的深层含义。这就形成了一种“喂饭式”教育,学生如同襁褓中的婴儿一般喂什么就吃什么,养成了一种教师给什么就学什么、教师让怎样学就怎样学的习惯。这种与现代教育的培育准则背道而驰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一、中职院校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烦琐的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的英语教材较早些年而言已有了系统的改进,但其中的大多阅读资料都十分单调繁琐,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针对性也十分欠缺。陈旧的教材内容已不适用于当下的中职院校学生,学生在接触英语教材时感受到的过多的是枯燥和无趣,无法激起其学习的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不要谈激起情感上的共鸣了。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观念让老师们一直秉持着教学是为了应对考试的观念,这种应试教育的理念从一定意义上束缚着中职学生的发展。目前国内的中职院校多注重于语法及阅读技巧的教授,教学往往只借助于单一的教材,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一个丰富及拓展,不仅不利于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更不利于开拓眼界。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且大多是跟随着老师的示范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长期以来,中职生都只是被动地去吸收课堂知识、阅读英语文章、背诵教师所要求的内容,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难以主动地进行英语阅读,知识体系的构建尚未形成。
(三)教学缺乏与专业的联系
中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中的一点就是教学更倾向于培养专业技能。对中职生而言,英语教材不可脱离专业内容而存在。校方应根据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来选择恰当的英语教材,使之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涉及方向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教师在备课时也应投入更多精力,不可敷衍了事,多选取一些跟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报刊及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学习课程内容。
(四)学生欠缺自主学习性
近些年来普高的持续扩招使得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再加上中职院校的升学压力并没那么大,对于英语学科的价值认识并不深刻,教师本身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视度就不足,在课堂中也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在学生素养提升方面下的功夫不够。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原本就对英语学科不够重视的学生更加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阅读方面的练习就显得尤为稀少了。
二、改进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锻炼学生的理解及表达能力
提升英语阅读水平的关键点在于把握其背景、思想及情感等深层内容。因此教师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富含多个元素的实践活动,如举办英语短剧表演等,让学生张嘴说英语、认真学知识,在深入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阅读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辅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作,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总结文章主旨,拓宽学习思维。在进行课外教材的阅读时,教师要做好对资料的筛选,选取结构紧密、语句规范、条理清晰的英语文章,同时要注意文章中的生僻词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让学生在学习时既不乏挑战性又不至于太过晦涩难懂。
(二)根据学生水平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因材施教、分层阅读,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教师在熟悉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可将其分成A类、B类和C类学生来辅导。面对学习优异的A类学生,应鼓励其对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鼓励其拓展知识摄入范围,进行适当的课外知识阅读学习,多读一些情节丰富的材料。B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层次,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基础的夯实,通过不断地阅读增加语感,熟能生巧后再进行深层阅读理解。至于基础薄弱的C类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便是夯实基础,教师应对其进行重点关注,着重展开基础训练,待其打好学习基础后方可进行一些简单的阅读训练。
(三)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选取恰当的教学材料
掌握信息重(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