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策略
张娟 2021/5/8 19:00:25
(邗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基于新课课标理念下,提出深度学习,其本质为一种主动性、意义性的学习,开展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高阶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以中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析了新课标理念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必要性、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具体开展深度学习的中职阅读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中职英语;英语阅读;深度学习;实施对策
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提出,为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要培养并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促使学生英语与运用能力得以提升。而英语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阅读优势,借助文章引导学生理解主旨,学习作者写作思路与方法,深入探究英语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深度学习成效,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效率。
一、新课标理念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使得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受到了各阶段教育领域的重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深度学习可以说是重要途径之一,借助深度学习、探究的过程,可以更好的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发展的目标。因此,将深度学习引入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改进教学,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进而落实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1]。
但是,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效果不理想。首先,中职英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只停留在浅层,整体深度学习实施力度不足,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其次,英语教学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充分整合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知识理解能力不足;最后,教师的教学评价,依然只注重考试结果,采用终结性评价片面的评价学生。以上这些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深度学习,因此,为改变这一情况,促进学生日后英语阅读学习,有必要实施深度学习,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素养。
二、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深度学习”基本特征
(一)批判意识
在深度学习中,前提基础便是学生可以理解知识含义、掌握知识内在原理。发展高阶思维,以往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方式,学生很难真正的将知识内化, 因此,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在感知、理解、分析基础上,形成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实践的过程,形成自己的认知,从而有效加深对英语知识的深层理解。
(二)新旧知识关联
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知识的不断建立、挖掘的过程,但深度学习需要改变碎片化教学内容,因为深度学习下的知识不是零碎的,需要进行综合思考,所以,新知识与知识之间必然会存在联系,学生需要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激发对新知识的理解,将二者进行相互融合,进而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建立知识网络,不断完善认知结构[2]。
(三)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主要就是学生拓展知识、丰富经验、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强调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获得的经验、能力,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需要先理解、整合知识,而后借助学习情境实施深层解读,能够准确的抓住关键点,进行判断,可以做到解决类似情境中的问题,进而完成学习实践应用过程。
(四)创造实践
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意义,充分体现了教育本质,即培养人参与社会活动、促进人发展。因此,实施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创造所学知识,并能够结合到实际生活中。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展开联想、评价,促进学生问题意识,提升批判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3]。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具体实施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
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前,需要中职英语教师做好基础准备,整合教学内容。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从知识本身逻辑性、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出发, 并构建真实情景,使得致使展现结构更加清晰、完整,可以有效带动学生个人经验,进而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比如,在学习“Go out and enjoy life!”时,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前面所学“Sports are fun!”、“How Do You Spend Your Spare Time?”的内容,通过业余活动、各种运动等,帮助学生理解当下的阅读内容,同时也拓展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对此,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具体教学主题的设置需要遵循新(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