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资源的中职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实践研究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芮桃明 2017/10/28 5:25:55
(本文发表于《科技经济导刊》2017.2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应用,是我国中职教育的重大改革,中职教育是为了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对人才的一种需求。本文将对中职学校数字化资源管理的机械实训教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械专业;实训教学
制造业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有力支柱,是一个民族富强的重要标志。制造业的发展与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联系,中职学校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为社会输入一些技能型人才,目前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实现智能化生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充分利用到信息技术,促进了行业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中职实训课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到信息技术,实训课的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提升学生的对知识的快速掌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进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机械专业实训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化服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网络化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形成了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通过相关的一些研究,数字化信息服务只能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为用户提供动态的信息服务。数字化信息服务要借助网络平台,能够直接面对用户,通过信息之间的传递实现双方之间的沟通,满足用户的一种需求。中职学校的机械实训要实现信息化的资源建设,课堂的教学模式将采用信息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在线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平台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二、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实训课堂教学还是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实训内容只是依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没有根据相对应的岗位进行专业的培训,导致实训技能与岗位的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很多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学生只是单一的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不同技能之间不能实现有效的融合。一是实训课程大多是单项的机械加工操作,但是有的机电操作对于单项的技能往往是不能够满足的,要能够将各种技能之间进行融合,要灵活运用各种技能,才能进行有效的操作;二是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力的联系,中职学校对于企业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了解不足,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能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不能找到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三是实训课堂教学没能将实践与课本知识的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注重单一的技能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提高。实训课堂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技能的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没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对于实训课的学习也只是马马虎虎,不认真对待,导致实训课的课堂效率不高。
三、数字化资源下中职机械专业实训教学实践的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要充分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网络技术的发挥展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给网络教育与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了网络技术与学习之间的结合。在网络技术的环境下,一是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一种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订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专业的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能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二是要确定学习内容,通过学生在线学习的方式对知识技能以及行为的经验进行掌握,包括学科的专业词汇以及概念,让学生能够对基本的专业的词汇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运用自如。学生对于专业词汇了解以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专业词汇和概念的理解,而不至于出现知识的机械化学习效果,教学实训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接受水平进行相应的实训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在实训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三是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利于教学很好的开展,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教学目标的确立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学生是开展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看学生是否能完成,有效的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习目标的确立,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风格,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结语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机械实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的发展给实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培养的人才要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字化资源的实训教学(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