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数学中的“排队问题”
衡水市后马中心校 石玉珍 2015/6/7 9:35:03
在新课改中,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到“两人之间有几人”的问题,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只学习了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如何让小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一问题,老师光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来教学是不行的。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正脱离幼儿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游戏”,逐步转向以”学习”为主的主导活动,这种转变不是随着学生跨进小学大门而自然发生的,而是从以游戏为主逐渐过度到以学习为主,所以在讲解这一类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实际参与到排队当中,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游戏化。在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懂得不管是买票,还是参观,做游戏,坐滑梯等活动都得有一定的秩序,每天放学回家,排队,就以小学生熟悉的事件为例,引领学生去探索排队中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知道小事件中藏着大学问。
例题1 同学们排队参加动物园,从前数,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解题思路:首先弄明白关键字词“第10”,“第15”的意思,表示的是基数,小丽和小宇所在的位置,也还可以理解为从前面数,小宇排在第15,他前面还有14个人,小丽也在他前面。 “之间”是何意,大多数学生都能用“中间”一词来代替,不包括小宇和小丽两人。法1:数一数,解决这一问题,转化到求10与15之间有几个数,用数数的方法来解答,11,12,13,14,他俩之间有4人。这一方法看似简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将俩问题相互画等号,难以变通。
法2:画一画,把抽想的问题符号化,可以用 , 等容易画出的图形代替题中的小朋友,画图是解决这类问题最易懂的策略,通过画图能把复杂的关系明朗化,使我们弄清题意,甚至能寻找到一定的规律,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在画图时,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求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使问题更明了,把题中的小丽和小宇俩人画大圈,大圈的突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之间”,不算他俩人,只数大圈中间的即可。在上图中,学生可以看出求俩人之间有几人,跟前边的人都没有任何关系,只画出小丽和小丽后面的人就可以了,使此图简化,这样更简洁,清楚。
法3:算一算,此方法是小学生最难理解,为开拓小学生的思路,使得让小学生从小就养成多动脑筋,一题想多种解法,奠定好基础。小宇排在第15,理解为小宇前面有14人,算上小宇共15人,“第10”理解为算上小丽共10人,15-10-1=4(人),再减得1人指的是小宇。
实际关于排队中的问题还有很多,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还需要掌握的有两种类型的题值得一提。
例题2 小朋友排队做早操,小明前面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队一共有几人?
思路解析:在学习“之间有几个”问题中,学生已经尝到画图给解题带来的便捷,直观形象,容易解读。解决此题画图有技巧,先画题中所提到的人物小明,(对于题中所提到的事物均用大圈或不同的图形如三角来区分),根据题意,再画小明前面的5人,和后面的7人,然后数数就可直接得出答案。
根据图,也更容易列出算式,5+7+1=13(人),假如不画图,部分学生就容易出现列式5+7=12(人)的错误答案,导致这一原因的是,根本不动脑筋思考,前面的人加上后面的人非总人数,而漏算小明一人,所以前面的人+后面的人+1=这队总人数。
与之例2相似的一题,学生也更容易混淆,在此区分一下。
例3 小朋友排队做早操,从前数,小红排第4,从后数,小红排第6,这一队一共有几人?
思路解析:学以致用,此题画图可以转化成例2的模式,“从前数,小红排第4”,说明小红前面有3人,“从后数,小红排第6”可以推出小红后面有5人,用例2方法得出这一队有9人,那如何列式看看4,6,9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不难得出4+6-1=9,为何再减1,小红被算了2次,所以再减1.
解决排队问题,不重不漏是关键,包含排除是方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还小,只学习基础的排队问题,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除了小学生的机智思考,给他们一简化明了的方法更为重要。在学习排队问题第一把问题符号化,使学生看图直观。第二我和学生们还编了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和顺口溜,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前后数有几个,求总数,两数相加再加1”, “前后数第几个,求总数,两数相加再减1”,“算算之间有几个,大数减小数再减1”三条儿歌简洁易懂,使学生能更好的区分它们之间联系,从而使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更加有信心,也使得数学变得有趣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