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下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蓝精卫 2022/5/23 19:11:48
(河源理工学校,广东省河源市,517000)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伴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施行,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及现代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职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教学目标理应响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大专业,想要保证该专业的毕业生满足当今社会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需求,就应酌情改变教学方式,因此,本文将以就业为导向,探究互联网模式下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技术应用;教学改革;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推动以及衡量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培养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高技术人才尤为重要,中职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所以,中职学校必须要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积极进行教学课程改革。
1.“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下为职业教育带来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当下中职院校电子音乐技术专业教学实践中,“互联网+”虽然得到一定应用,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教师信息化素养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创设高效课堂。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教学理念及方法,难以针对学生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兴趣了解不够,导致“互联网+”在应用中缺乏趣味性,形式化现象严重。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面对学生,引导学生,给予学生情感的关怀,而互联网技术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盘接收,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挥。对于中职的学生来书,如何用好互联网,为学生构建起高效课堂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
2.“互联网+”下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的对策
2.1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特点,积极提高实践技能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因为部分专业教师技能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加入学校的,教师的电子企业实践能力相对比较低;电子技术专业知识更新很快,部分教师在学校长期教学,其知识技能未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对于电子技术企业的需要也了解的不清楚;中职学校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技能的提升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实践实施的过程中比较辛苦,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频率比较低;有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不愿放下自己的架子去向普通的技术工人请教。
为了转变课程教师的思想观念,积极提高实践技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利用课余时间,在电子行业的企业进行生产锻炼,在过程中,虚心请教向工人学习;其次参加国家各种技能大赛,可以在交流中找出自身与同行之间的差距,加以强化;最后,也可多参加校企合作等以下开发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
2.2改革教师教学方法,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学习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如何将这些方法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需要教师的不断思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建立QQ群、微信群等,将学生的自学任务单和学习资料传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教学中常见的实践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小视频,学生看完之后自行研究,课中,教师给予指导,课后可以将每位学生的操作过程制作成视频发在班级群里,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操作过程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操作过程,由此,找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教师想要上好实践课,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布置好学生课前的自学内容、学习需要辅助的资料、学习方式、学习评价、课后作业等,方能实施更好的教学,学生也才能由此喜欢上你的课程。
2.3电子专业课程改革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筑新的知识体系
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中学的电子信息改革需要持续进行,让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升,总结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学之前做好企业调研,要做到教学之前明确电子企业对于毕业生知识技能方面的要;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做好课程准备,将具体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课程教学的要点;然后,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以实用为第一原则,理论知识为辅,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工厂的生产工艺严格要求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途径了解职业相关要求。在学生了解之后,教师让学生模拟职业及岗位具体情况,让写手在模拟中提前了解在工作中的要点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需求,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靠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要去教(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