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策略探讨
黎月星 2023/3/11 17:31:29
(接上页)检查,针对每项经营业务内容进行安全测定,如发现企业运营违法违规,责令企业负责人在有效期内改正,达到标准才可继续营业。如企业负责人拒绝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则可依法吊销企业经营许可证。采取严格监管制度,规范户外运动企业运营行为,保证运动者可以在俱乐部内学习更加专业和全面的运动技能,减少户外安全事故发生率。
3.2 构建健全户外运动培训机构
为迎合户外运动产业持续发展,预防户外运动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健全户外运动培训机构,召集户外爱好者和运动者参与机构培训,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减少户外运动中的安全问题。机构建设时,应注重培训课程体系的组织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户外运动课程内容,帮助户外爱好者和运动者了解专业性知识、学习专业性技能。由于户外运动场所本身具有危险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因此在开展户外运动课程时,应采用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例如,组织学员在户外进行攀岩,在活动中传授一些专业技能,使得学员可以快速理解技能要点。或者引进先进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如VR技术,建立虚拟仿真户外环境,带领学员进行仿真实践活动,将户外注意事项、专业技能、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要点传授给学员。机构建设中也可引入一些社会资金,建设户外运动实训基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使学员在机构中学习到更加全面、实用的专业技能。另外,俱乐部运营过程中,也应重视户外保险体系的建设,确保每一个参与户外运动人员的生命安全。其一,与保险公司进行长期合作,采取联合营销手段,结合俱乐部户外运动培训类型,制定合适的保险类型,增设多样性人身意外险,做好户外运动人身安全保障工作。
同时增设完善的户外救援体系,保证培训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可以及时进行救援,确保参与人员的人身健康。
3.3 注重户外运动安全教育
预防户外运动安全问题,安全教育工作也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应重视当地户外运动安全教育的开展,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利用视频制作软件,拍摄一些户外运动素材,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类型的户外运动;(2)户外运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3)户外运动安全防护措施;(4)具备安全防护技能的必要性。注意视频时长(短视频、微视频为主),采用一些网络最新元素,如音乐、文字等,吸引大量网络用户观看。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在当地组织户外运动爱好者和运动者参与安全教育活动,以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安全教育活动应以实践为主,例如,在遇到自然灾害时,运动者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自救;攀登期间受伤,运动者应如何应对;户外遇到大型野生动物,应如何逃生。尽量设置一个模拟户外运动场景,通过实景教育,加深参与安全教育人员的印象,从而有效降低户外运动安全风险。
3.4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的是,户外运动涉及到多种专业性技能,而这些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运动者生命安全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户外运动产业应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培养优质户外运动专业人才,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和运动者提供专业基础保障,促进产业持续发展,保障参与户外运动的人员安全[4]。相关企业可以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增设户外运动专业课程,培养大量专业人才,以满足行业未来发展需求。企业和高校应共同构建户外运动实训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保证学生专业能力过硬。其次,户外运动企业也应在内部开展人员培训活动,加强内部训练人员专业水平,通过定期培训与考核,促使训练人员可以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将这些技能与经验传授给户外运动爱好者和运动者,以此来预防运动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最后,由于国内救援体系相关人才储备较少,因此在人才培训时,可增加救援人员的培训,以便于在国内构建更加完善专业的救援团队,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可以及时开展救援活动,减少户外运动事故死亡率。国内企业可以借鉴国外救援体系构建方式,通过一些项目合作,与国外户外运动企业进行有效交流,学习实用的安全预防经验、救援体系建设内容,以保证救援人员培训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为户外运动运动者保驾护航。
结论:避免户外运动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必须重视的课题,在开展户外运动前,运动者应做好安全准备工作,结合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全面考量各项危险因素,判断运动区域是否处于安全范围,以降低运动风险。运动者可以在安全保障基础上,通过户外运动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顺祥,叶绍囡.基于风险容忍维度视角分析山地户外运动爱好者安全事故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9):274-276.
[2]唐小燕,朱亚成.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