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策略探讨
黎月星 2023/3/11 17:31:29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广州 523083)
摘要:户外运动是人们追求户外体验的一种休闲项目,由于该运动既可以与大自然贴近,也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运动项目在户外本身便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如自然灾害、地理条件等,均会对运动者产生生命威胁。文章针对户外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预防策略,旨在降低户外运动风险指数,确保运动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户外运动;安全;隐患
前言:休闲产业与户外产业中,户外运动产业占有重要地位,自2016年起,产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现代人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均持续提升,更加关注自身身心健康问题,户外运动成为人们首选的运动项目之一。为了减少户外安全问题,确保运动者可以在安全保障范围内开展运动,安全预防措施必不可缺。
1 户外运动概述
户外运动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种:(1)攀岩;(2)高山探险;(3)攀冰;(4)山地户外运动。这种运动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众多户外爱好者开展了自然探索与考察,在此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全球性运动项目。参与该项运动需要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也要学习一些户外专业技能,以保证自身安全。由于户外运动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事故发生率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也更高一些。有相关研究对户外运动事故因素和事故次数进行了全面分析(数据可见表1),根据数据结果可见,户外运动发生原因较多,存在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1]。
表1 户外运动事故因素和事故次数
事故次数 总计
事故原因 0次 1-3次 4-6次 7次以上
缺乏风险意识 51.5 35.4 6.1 7.1 99
缺乏专业技能 57 27 7 9 100
组织者能力问题 59.1 22.7 7.6 10.6 66
设备问题 44.9 40.6 10.1 4.3 69
环境问题 55.6 33.3 8.3 2.8 72
2 户外运动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运动者身体素质与专业技能
户外运动处于自然环境中,需要进行攀爬等,因此运动者需要具备良好身体素质,以保证运动安全性。唯有运动者身体素质过硬,才可减少安全问题,在面对条件恶劣的环境时,也可以迎刃而解、轻松克服。若运动期间受伤或者出现高原反应,均会对运动者自身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另外,运动者户外专业技能也是决定运动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如野外生存能力、应变能力:在遇到自然灾害时,运动者是否具备充足的避难知识,可以快速做出自我保护的判断;等待援助期间,是否具备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维持生命健康。
2.2 气候条件
无论开展哪一种户外运动,运动者必须掌握运动区域的气候条件,利用一些先进的天气预测技术,了解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准备出行设备。尽管天气预测技术不断精进,但是在一些偏僻地区,由于天气多变,即便是使用测量仪器也无法及时预测出天气情况,可能会造成运动者设备准备不充足,增加安全隐患[2]。以攀登高山为例,一般海拔高的山脉天气极为不稳定,运动者需要根据自身户外经验,提前准备充足装备,以降低安全风险指数。然而,在实际户外运动中,因天气骤变导致运动者死亡的案例仍有发生。
2.3 自然灾害
户外运动与自然贴近,运动者在行走或者攀爬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洪水等,导致自身受伤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
3 户外运动安全预防策略
3.1 优化户外运动管理制度
近些年,参与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部分户外爱好者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对于户外生存技能、理论知识等知之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生命安全。首先,为了提高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安全意识,保证运动安全性,相关部门应注重户外运动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户外运动俱乐部、资质管理部门审批标准与审批流程,要求户外运动训练人员具备专业认证资质,即通过专业考核获取专业证书,以确保运动项目开展的可行性[3]。其次,落实全国户外运动俱乐部运动资质工作,严格审核与检查有关户外运动产业的企业、人员资质,要求从业人员从事过户外运动工作或者具备一些专业训练经验,规范管理户外运动企业运营模式,从根本上预防安全问题。对于无证经营的企业应进行严格审查,并要求该企业立即停业,以免影响户外运动产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最后,构建严格的户外运动行业准入制度,提高监管人员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保证监管力度,避免人员管理不到位引发无法预测的重大安全事故。要求监管人员每年对当地户外运动俱乐部进行资质(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