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009 教学资源下载
课件 试卷 教案 毕业论文 图书软件 职教研究 期刊推介 信息发布 会员账户
当前位置:课件009首页 >> 职教研究 >> 教育教学 >> 试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试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作者未知) 2010/9/29

   论文关键词:就业指导模式 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
   论文摘要:作为指导学生获得就业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实效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毕业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本文在系统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基础上,构建了以“四个结合,五个协同”为特点的新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并提出了其运用过程。
   高职毕业生作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群体,其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对国家传统教育体系下的本专科大学生而言,高职毕业生因其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而广受用人单位青睐。然而,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的大好形势下,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出现了“滞销”的不利局面。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要求。因此,只有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系统原因,用系统的思想构建起符合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新型就业指导模式,才能达到科学、规范、高效的开展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自身方面
   1.择业期望值高。高职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已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充满着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又容易自以为满腹经纶,自命不凡,高人一等,从而使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的自负心理,表现在择业中,他们往往过高估价自己,由此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的是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专业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基层岗位。但是,部分毕业生对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习认识不够,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创业、去第一线做具体工作的心理准备。这又在无形中加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综合素质欠佳。高职院校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不能完全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去培养人才,加之高职院校学生人学时文化成绩较低,人后又不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导致其文化素质欠佳,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人才质量的高低,成为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又一大因素。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学校专业设笠、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销对路,人才市场是检验的标准。然而,近几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如部分高职院校未以社会需求导向来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存在着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宽和过窄的现象;课程体系未从根本上打破原来的结构,“三段式”仍占主要地位,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质、人文知识等各部分的比例、结构不尽合理。
   2.就业指导工作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毕业生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参照普通高校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突出问题:(1)就业指导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由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属起步阶段,大部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又是从原来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中抽调而来。因此,在就业政策法规的把握,就业程序处理、毕业生心理指导和咨询、就业知识结构、个性化咨询等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他们还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2)就业指导内容缺乏战略性。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内容大都存在着缺乏战略性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仅仅停留在向毕业生灌输就业技巧、就业政策等策略性层面,忽视对其创造性、忠诚度、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意识等的培训,而这些却是当前企业最需要高职毕业生所具备的。(3)就业指导理念、方法不适应高职就业市场的要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理念仍停留在程式化,把就业指导视为高职毕业生谋取职业的指导;在指导方法上偏重于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忽视运用职业测试工具对毕业生个性心理与职业适应性进行测定。
   (三)社会相关主体方面
   1.政府就业政策问题。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定,对于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应起着基础性的保证作用。就现阶段而言,政府对高职毕业生就业仍然沿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政策规定。然而,非公有制企业出于节约人力管理成本的需要,在招聘毕业生时一般不迁学生户口、档案,只要求与毕业生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这使得高职毕业生到非公制企业就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进而导致高职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2.用人单位问题.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如有的单位与学生签约后又随意毁约;有的则打着招聘毕业生的招牌,作些企业宣传;有的单位依然存在“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未完,下一页

  

页码选择:1 2 3
相关教育教学
1 试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2 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
3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4 试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
5 试论如何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6 关于积极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
7 浅论以提高毕业生就业力为目的的高
8 浅谈转变观念,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
9 浅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10 关于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
11 浅论高校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
12 试论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
13 浅析毕业生心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14 浅析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15 试析对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
推荐教育教学
1 广州地区技工学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
2 化学教师与多媒体课件
3 提升农村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效果的
4 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如何担任兼职班
5 从匠艺到匠心:信息化环境下中职青
6 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新型学徒制人
7 浅议探究式教学模式在《D触发器》
8 美育——艺术之美
9 今天,让我们更加理直气壮!
10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1 职业教育:企业扮演何种角色?
12 技工院校数控车工教学中学生创新能
13 基于政校企“多元协同”的机电一体
14 中职微信美文写作初探
15 研究生求职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下载与付款  上传课件  资料征集  论坛与信息发布  期刊杂志推介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分类说明  联系本站  会员登录
课件009教育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