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强拼搏打好中职扩招这场仗——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
刘琴 2009/1/26
(接上页)导向’办学方针的必然结果。”
经过3年的努力,2007年中职招生810万人,在校生数达到近2000万人,中职扩招任务如期完成。周济部长多次在讲话中对此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职业教育系统同志们的工作很努力,在困难的情况下,制止了下滑,守住了阵地,现在又迎来了大发展,很不容易”。
“我在职成教领域工作了十多年,经历了职业教育的低谷时期,见证了职业教育这些年的恢复和发展,深知工作之艰辛、责任之重大。听了部长的讲话,我和战线的同志一样感到很受鼓舞。”忆及当时,黄尧仍然倍感振奋。
“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连续3年的大规模扩招,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今年6月,为展示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职业技能,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中职学校帮助学生就业、成才的真实事例更是深入人心。
对此,黄尧深感欣慰。他认为,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有效缓解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适应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优化了教育结构,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
经过3年扩招,2007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6%,其中,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9.1%,与普通高中大抵相当。这不仅为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了基础,而且满足了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迫切要求,同时还将招生对象扩展到未升入到高等院校学习的高中毕业生、退复转军人、农民工子女、下岗职工以及社会各年龄层次的城乡职工,为他们提供了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黄尧透露,最近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正集中力量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是11个战略专题之一。“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要持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保持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格局,质量上要有明显提高,实现数量、质量、机构、效益协调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