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邱光灿 2009/5/28
摘要:本文首先讲述我国电机的历史,介绍电机的发展史,然后讲述我国电机的发展现状及现在中国电机的特点,最后着重讲述我国电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机;历史;现状
一、 我国电机的发展史
1、我国大功率电机的发展
中国电机的生产和应用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
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生产和应用,例如江苏、浙江、北京、南京、四川都生产,而且都在各行业使用,驱动电路所有半导体器件都是完全国产化的,当时是全分立元器件构成的逻辑运算电路,还有电容耦合输入的计数器,触发器,环形分配器。中等耐压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也完全国产化。当时应用最多的是线切割机,都是快走丝的。线切割机的X-Y平台丝杆就用步进电动机驱动。当时的图纸是全国公开,给个晒蓝图的费用就行了。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方针的实施,80年代我国电机发展很迅速。
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就已经基本掌握,这与交流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相比,难度要低得多。在卫星、雷达等应用场合,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就生产了力矩电机,就生产了环形力矩电机。
我国直线电机的研究和应用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1972年,浙江大学在国内首先翻译了一本《直线感应电动机》译文集,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尔后,上海大学、上海电机厂、中科院电工所等又编译了一些直线电机的书籍并出版,近两年来,浙江大学又连续出版了3本直线电机著作,国内开展直线电机应用研究的单位主要有:中科院电工所、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太原工业大学、焦作矿业学院等。主要成果有工厂行车、电磁锤、冲压机、摩擦压力机、磁分选机、玻璃搅拌、拉伸机、送料机、粒子加速器、邮政分拣机、矿山运输系统、计算机磁盘定位系统、自动绘图仪、直线电机驱动遥控(电动)窗帘机、直线电机驱动门、炒茶机等,我国直线电机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国外相比,其推广应用方面尚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国内不少研究单应已越来越注意到这点。
90年代至今,我国的大功率电机已在重工业上应用很广,技术相对成熟。
2、小功率电机的发展
我国小功率电机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小功率电机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顺应我国家电业发展的需要,应用于风扇、空调器、冰箱、洗衣机、排油烟机、小家电、保健器具等产品的小功率电机,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设备引进吸收,已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具有了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也形成了一些具有广泛市场知名度的产品品牌。电机产品在自身大量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的同时也随着风扇、空调器等家电主机产品畅销国际市场,成为我国机电出口业务的主要部分。第二阶段,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用小功率电机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带动了以永磁直流和无刷直流电机为主体的车用功能型小功率电机的兴起。
二、 我电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电机厂上千家,尽管企业数量庞大,但相当一批是小型企业。专家指出,由于生产厂家多、产量大,形成了互相抢占市场压价竞争局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互压价竞争、行业利润微薄等现象,已成为影响电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电机本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达不到一定产量规模很难产生效益,所以行业利润十分微薄。据了解,即使在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去年的纯利润也达不到5%。同时,由于大部分小企业生产工艺不过关,电机行业还存在大量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据调查,我国电机企业的废品、次品、返修品等不良损失平均在10%左右,而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电机企业不合格水平一般为0.3%。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机行业也涌现了一批产量规模大,产品水平、质量好,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但是,还没有哪一家的产品份额能在国内市场上占到统治地位。中小电机至今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电机行业亟需重新整合、优胜劣汰,这已成为电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专家指出,电机行业虽然是一个老传统工业,然而各行各业配套电机不可缺少。而且,一些较大的电机企业占地面积大,所处地段好,收购兼并后,将会给收购者带来非常丰厚的效益和财源。电机行业掀起了一股购并热潮。博山水泵厂收购博山电机厂,美的集团控股清江电机厂,浙江卧龙公司控股湖北电机厂,浙江金龙公司兼并湖南常德电机厂……一批新鲜血液注入了古老的电机行业。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被收购兼并的企业原来大多是国有企业,产品生产有一定的装备基础和技术力量。被收购兼并后,注入了流动资金,经营体制也由国企一套改变为民营机制,这样一来,产量规模扩大了,机制灵活了,企业效益也上(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