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
汤雪琴 2008/10/19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大多数医疗单位仍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随着腔镜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掌握,越来越多的单位正在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1]。常用的腹腔镜疝修补术主要有经腹膜前法(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TAPA)和完全经腹膜外法(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TEA)。我院微创外科自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腹股沟疝病人38例,行42例次腹腔镜疝修补术,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42例次)男,36例,女,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岁。其中斜疝34例次,直疝8例次,复发疝2例次,双侧疝4例。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TAPA26例(30例次)、TEA12例;随访时间18个月,无复发。
二、护理
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腹腔镜疝修补术开展时间不长,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费用等存在不确定的心理。术前向患者解释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过程及优点,与传统疝修补术的区别,术前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疑虑和不安,对手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向其介绍相同恢复良好的病历,树立其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1、术前饮食准备:术前一日晚可进半流食,避免进食产气、腹胀的饮食如牛奶、豆浆等,同时口服通腑理肠饮,术日晨禁食禁水。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增加术野空间,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
2、皮肤准备:术前剃除术区体毛,注意清洁手术部位皮肤,洗澡,术日晨更换清洁衣服,用松节油清洁脐部,防止切口感染。积极控制原发病,消除引起腹内压增加的因素:腹内压增加既是腹股沟疝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后疝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术前应予以纠正再行手术。术前劝说病人戒烟、戒洒;对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人,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教会病人正确的排痰方法;合并肺部感染者抗生素口服,感染控制后再手术;对便秘的病人,指导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对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的病人,应先治疗前列腺增生。
2、 术后护理
2.1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由麻醉苏醒室送入病房后给予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人,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做好记录,注意保暖。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注意有否感染迹象,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阴囊给予抬高。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术后疼痛难忍者,遵医嘱给予曲马多50-100mg肌肉注射。
2.2 尿管护理:
术后6小时左右,补液结束后给予拔除尿管,嘱其多饮水,鼓励患者下床自主排尿,并观察患者自解小便情况及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尿潴留症状。
2.3 饮食指导: 传统疝修补术后由于活动受限,影响肠功能恢复,所以必须通过控制饮食,减少大便次数以避免腹内压增高。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消化道基本无影响,术后6小时可恢复正常饮食。术后第1天进少量流质(如米汤、鱼汤等),恢复肛门排气后进半流质,鼓励患者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并含有粗纤维的食物。防止腹内压增高: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4 活动指导: 传统疝修补术一般术后!绝对卧床,一周后适当活动,三个月开始参加重体力劳动。腹腔镜疝修补术可在术后6-8小时指导病人稍下床活动,2-3 逐渐恢复日常生活,1-2 周后可恢复正常工作。
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指导患者翻身、轻咳,必要时协助拍背每2小时一次,防止呼吸道感染。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根据术中情况予以患处压砂袋,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渗血,及时报告医生。腹腔镜手术有损伤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和肌外侧皮神经的可能性,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会阴、腹股沟区皮肤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残余腹腔的CO2可刺激双侧膈神经,反射性引起双侧肩部酸痛,无须特殊处理,可给予增加吸氧的时间来减轻其症状,一般手术后2-3天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患者术后卧床时将阴囊抬高,防止阴囊积液形成,必要时可热敷或用硫酸镁湿敷促进水肿或血肿的消退。
2.6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正确的切口护理方法,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痛、渗液及创可贴粘贴周围皮肤情况等。切口应防水,尽量减少出汗,预防感染。出院后如有任何不适或术前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回院就医或先电话咨询。有前列腺肥大者应积极治疗。患者出(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