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009 教学资源下载
课件 试卷 教案 毕业论文 图书软件 职教研究 期刊推介 信息发布 会员账户
当前位置:课件009首页 >> 职教研究 >> 专业论文 >> 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零件信息模型建立与应用

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零件信息模型建立与应用

(作者未知) 2007/4/9

   引言
   如何准确而有效地建立零件信息模型是CAD/CAPP/CAM集成的核心内容,目前零件信息模型是基于特征造型技术。最通常的做法是:先按照特征分类建立特征库,然后根据造型的实际需要进行基本特征调用,利用特征之间的布尔运算建立零件模型。
   这种方法有几点不足之处:
   1).为了方便地构造各种复杂零件模型,特征库尽可能包含所有的基本特征,这一点目前做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2).当前特征识别技术还不够成熟,如何对特征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
   3).在实际进行零件造型过程中,设计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而准确地选择所想要的特征,大大影响建模速度。
   4).现有的特征分类方法与机械加工方法并不是一一对应,一种加工方法可能对应几个基本特征,根据特征和加工方法一一对应的原理,应将其作为复合特征存储在特征库中,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对于这类矛盾还有待解决。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文首先明确零件信息模型内涵,并在分析连杆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特征规划和设计,然后利用特征减造型的方法(Destructive Modeling with Feature),直接构造零件模型,进而建立零件信息模型,而不是遵循常规的特征分类与造型的方法,较成功地实现特征设计与机械加工过程的统一,即每一个特征与连杆每一种加工方法保持一致。
   1、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
   特征是用于完整表达零件信息的集合单元,是一定形状、语义和抽象的结合[1]。一个完整的零件模型不仅是零件数据的集合,还应反映出各类数据的表达方式及相互间的关系。只有建立在一定表达方式基础上的零件模型,才能有效地被各种应用系统接受,完整的零件信息模型应包括:管理特征、形状特征、精度特征、材料特征和技术特征。
   (1) 形状特征。描述具有一定工程意义的功能几何形状信息,分为主特征和辅特征。主特征用于构造零件的主体形状结构。辅特征用于对主特征的修饰,它附加于主特征之上,也可附加于另一辅特征之上。形状特征是产品设计、制造人员考虑问题的焦点,也是其他信息的载体。
   (2) 精度特征。用于描述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粗糙度公差等信息,尺寸与公差特征是联系设计与制造的重要属性,在特征设计中,对尺寸与公差特征进行分析,并直接对零件信息模型建立尺寸与公差特征,可以清楚地表示形状特征的非几何属性以及形状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材料特征。用于描述零件材料的种类代号、性能、热处理方法,表面处理方式等信息。
   (4) 技术特征。用于描述零件的性能、功能等信息。
   (5) 管理特征。用于描述零件的管理特征,如零件名称、设计者、设计日期、数量、图号、版本等信息。零件的几何/拓扑信息是基础。特征层是核心,特征层中各种特征子模型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了特征间的语义关系,使特征成为构造零件的基本单元具有高层次的工程含义,从而支持CAPP、NC编程,加工仿真对零件数据的需求。
   2、 三维零件信息模型的建立
   建立零件信息模型的关键是做好特征规划,如图1所示。采用直接建模技术可以分层次对结构进行设计,在不同层次建立相应的参数化特征模块,每一个特征由一组唯一决定该特征的参数来描述。现以柴油机中的连杆为例,利用Pro/ENGINEER软件,对三维零件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和设计步骤加以说明。
   1) 连杆功能和结构分析
   连杆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它将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气体的压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同时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汽缸内的气体。连杆结构复杂,其通常在大头处分开为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分,连杆杆身是工字型截面,而且从大头到小头逐步变小。如果不作任何特征规划,直接运用特征造型技术构建连杆三维模型,造型很容易失败,难以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因为连杆结构复杂,不是简单的特征加减就可以完成的。
   2)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连杆特征设计与机械加工密切相关,每一种加工方法与一个特征相对应,这是特征规划的基本原则。连杆毛坯是锻造件,连杆体和连杆盖整体锻造。连杆的主要加工工艺过程如下:铣连杆大小两端面→钻小头孔,扩至尺寸值,拉小头孔,并保证尺寸和表面粗糙值→铣大头定位凸台→从连杆上切下连杆盖→锪连杆盖上的螺帽凸台,钻螺栓孔,加工螺纹→把连杆和连杆盖用螺栓固定在一起,镗大头孔。
   3) 特征规划和设计
   通过以上对连杆功能、结构及加工工艺特点的分析,将连杆模型分成特征层次,连杆的模型由这些各自独立的特征组合而成。
   4) 基于Pro/ENGINEER平台下连杆的特征造型(未完,下一页

  

页码选择:1 2
相关专业论文
1 CIM_CIS互操作细则在多级电
2 基于Pro/ENGINEER的三
推荐专业论文
1 会计教育改革综述
2 农柑菌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
3 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
4 初探居住区绿化发展趋势
5 中国文学的后发现代性语境
6 百斯巴特四轮定位仪使用方法
7 信息技术在铁路装备资产管理的应用
8 工程图中标注序号的LISP程序
9 浅论加强管理道德研究的必要性
10 浅谈如何从空调温度控制看PID的
11 搜索引擎中的网络蜘蛛技术探析
12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构建有效化学课堂
13 试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
14 运用AutoCAD求解桁架内力
15 BBS论坛系统的需求分析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下载与付款  上传课件  资料征集  论坛与信息发布  期刊杂志推介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分类说明  联系本站  会员登录
课件009教育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