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伞形科物种幼苗建植过程研究
|
资料类别
|
生物农医毕业论文(设计) |
|
课程(专业)
|
植物生态学 |
关键词
|
光照强度|种子大小 |
适用年级
|
研究生 |
身份要求
|
普通会员 |
金 币
|
40 (金币如何获得?) |
文件格式
|
caj |
文件大小
|
2892K |
发布时间
|
2014-11-29 23:44:00 |
预览文件
|
无 |
下载次数
|
0 |
发布人 |
kj008 |
内容简介:
青藏高原东部伞形科物种幼苗建植过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共47页。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伞形科(Apiaceae)常见的18种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幼苗出苗率、存活率和建植率为指标,研究了野外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透光率分别为4%、 35%、 67%、 100%)以及种子大小对这些物种幼苗建植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1) 光照强度对这些伞形科物种幼苗建植过程有较大影响,但影响作用主要集中在萌发期,而对于后期存活及最终建植结果影响较小。
(2) 所选18种植物中有16种在轻度光强(35%)或中度光强(67%)条件下有着最高的幼苗出苗率和建植率,说明其幼苗建植需要适度的遮荫。有2种在高光强(100%)下有着最高的出苗率和建植率,属于本地区的演替先锋种。
(3) 种子大小与幼苗出苗率及建植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即小种子物种相比大种子物种有着较高的幼苗出苗率和建植率。
(4) 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对种子大小与出苗率、建植率的相关关系产生影响,低光强(35%、 4%)条件会明显抑制其负相关关系,降低到非显著水平。
关键词:光照强度,种子大小,伞形科,幼苗建植,出苗率,存活率,建植率,青藏高原东部
第一章引言
1.1植物幼苗建植的研究
1.1.1个体植株的成功建植
植物因其固着生长的特点,只有通过种子的扩散才能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建立新的栖息地。但种子从它们还在孕育时就开始经受各种各样的危机,例如各种自然条件的变化,捕食者的掠食等等。即便是历尽千辛万苦扩散到陌生的新环境中,它们中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最终成长为成熟的植株。从种子萌发到长成个体植株这一过程被称为幼苗建植(Fenner M 2000;Fenner M,ThompsonK2005)o正因为如此,植物才要产生数量惊人的种子以保证其基因的延续。一粒种子在新的或是原来的环境中成功建植意味着其物种的壮大和延续,而一个物种的延续和扩散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又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所以说幼苗建植对整个生态系统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它使得植物生生不息,维持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在植物幼苗建植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研究这些因素对幼苗建植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幼苗建植的过程,对于某些数量逐渐减少的物种,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人为控制一些因素而提高其幼苗建植的成功率,从而增加个体数量,维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植物种子从成熟到建植成为个体植株要经历种子扩散、种子休眠、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及建植这些阶段。
1.1.1.1种子扩散
广义地去看,任何一种使子代和母体生存微环境不同的机制都可以称为种子扩散(Cain ML,e/?/. 2000)。种子扩散包括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且二者是紧密联系共同进化的。种子传播与扩散具有的生态学意义可分为两个方面:(1)补充种群个体;(2)拓展新生境,构建新种群。
.......
相关说明:
1. 如您下载的资料不止一份,建议您注册成为本站会员。会员请登录后下载。
2. 会员购买金币50元以下,0.7元/个,50元以上,0.5元/个。具体请看:下载与付款。
3. 会员48小时内下载同一文件,不重复扣金币。
4. 下载后请用WinRAR或 WinZIP解压缩后使用。
5. 如仍有其他下载问题,请看常见问题解答。
下载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