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王幼龙 第三版)(共10份)
|
资料类别
|
机械机电教案 |
|
课程(专业)
|
机械制图 |
关键词
|
机械制图|王幼龙主编 |
适用年级
|
中职 |
身份要求
|
普通会员 |
金 币
|
10 (金币如何获得?) |
文件格式
|
word |
文件大小
|
211K |
发布时间
|
2010-05-04 19:14:00 |
预览文件
|
无 |
下载次数
|
47 |
发布人 |
zxx010 |
内容简介:
《机械制图》(王幼龙 第三版)
前言
本电子教案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配套使用的教案。旨在为老师开展机械制图教学提供方便与帮助。
编制说明:
1、本电子教案以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为依据,参考配套的郁兆昌撰写脚本的(或编制的)《机械制图网络课程》而编制的。编制中贯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网络课程提供的大量形象生动、直观有效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实用性。
2、本电子教案供126~148学时使用(不包括1~2周的机械零、部件测绘实习)。本教案按计划学时132(66讲)编写,机动课时12,用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全校性活动(运动会、科技艺术节等)的冲消,也可用于阶段性复习小结、综合性习题课、或测验,由任课老师自行掌握。
3、课题编号XX -X○的含义
该章讲课次序
教案章序
教案顺序
如16-3⑨表示:教案第16讲,讲授的内容是第3章,该章第9次课。
4、对[教学目标与要求]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应视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际而定,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各有侧重。
5、在[分析学生]这一项中,从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角度分析,不要求太具体。教师使用本电子教案时,本部分内容仅供参考,应根据所任课班级学生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6、[教学思路设计],力求教学设计有创意,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方法,多方式,对学生有吸引力。教师视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的需要而选用。
7、[教学资源] 本教案应用最广的是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网络课程中包含的大量图表、200多个视频资料,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直观、丰富、有效的演示资料。圆规、三角板则是黑板教学时使用的工具。
教材配有教学挂图一套,供选用。
8、[教学安排] 根据课程特点,以一次课2学时(90分钟)为单元;
教学步骤:应用最多的是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9、[教学过程] 应视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适时调整,通常分为五个步骤: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通常以提问形式回顾检测上次课达标情况(主要内容和思考题),结合作业讲评巩固所学。同时,对本节内容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反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提高教学针对性和达标率。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次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确认本节课目标与要求。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教师讲授与网络课程演示交叉进行,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交叉进行。并通过课堂练习随时把握、调控学习动态,提高教学达标率。学生练习题通常选自自习题集,也有少量自编题或另选题。
四、小结(5~10分钟)
对本次课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以及学习成效进行归纳小结。
对学情进行评估。赏识激励学生,让其有信心,有成就感,提高学习自觉性。
五、作业
通常有习题、思考题两部分。在电子教案整体设计中,力图通过课堂练习与布置课后作业,完成习题集全部习题的训练;通过作业布置思考题与课堂提问,完成教材中全部思考题的训练。
10、[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案中的课件可用P.owerP.oint、图片用P.hotoshoP.、动画用Flash制作。
11、[教学后记],是本次课讲授完毕后,教师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对本次课进行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此项在每次教案设计时可不写,但课后必须写,这对于进行下次课的教案设计、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
12、本电子教案是依据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第3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机械制图课程大纲的总课时要求,按常规教学规范而编写的。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学校、不同工种(专业)、不同班级的教学要求是有区别的,学生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教师在使用本教案时可按需进行修正。本教案仅提供一个通用的教案平台或毛坯,以供教师参考。
编者
2007年8月
......
相关说明:
1. 如您下载的资料不止一份,建议您注册成为本站会员。会员请登录后下载。
2. 会员购买金币50元以下,0.7元/个,50元以上,0.5元/个。具体请看:下载与付款。
3. 会员48小时内下载同一文件,不重复扣金币。
4. 下载后请用WinRAR或 WinZIP解压缩后使用。
5. 如仍有其他下载问题,请看常见问题解答。
下载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