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及应用技术 第3版 课件
|
资料类别
|
汽车交通课件 |
|
课程(专业)
|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及应用技术 |
关键词
|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应用技术 |
适用年级
|
大学 |
身份要求
|
普通会员 |
金 币
|
30 (金币如何获得?) |
文件格式
|
pdf |
文件大小
|
37128K |
发布时间
|
2024-08-25 21:31:00 |
预览文件
|
0736046.png(只能预览部分内容) |
下载次数
|
0 |
发布人 |
kj008 |
内容简介: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及应用技术 第3版 课件
第1章动力电池及其驱动的电动车辆1
1.1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发展简史1
1.2国内外动力电池技术现状5
1.3动力电池驱动的车辆类型8
1.3.1厂内车辆8
1.3.2电力机车9
1.3.3娱乐及运动场地车辆10
1.3.4残疾人或医疗服务用车10
1.3.5低速电动汽车11
1.3.6机场地面保障车辆12
1.3.7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摩托车和自行车13
1.3.8电动汽车14
1.3.9特种车辆——电驱动装甲车15
1.3.10电驱动非道路车辆——矿用车16
1.4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发展趋势17
第2章动力电池的基本概念19
2.1蓄电池分类19
2.1.1按电解液种类分类19
2.1.2按工作性质和储存方式分类19
2.1.3按电池所用正、负极材料分类19
2.2化学能电能转换基本原理20
2.3电池的基本构成20
2.4电池及电池组21
2.5电池的基本参数22
2.5.1电池的基本参数介绍22
2.5.2容量23
2.5.3内阻25
2.5.4能量与能量密度26
2.5.5功率与功率密度27
2.5.6荷电状态28
2.5.7电池健康状态28
2.5.8电池功率状态29
2.5.9温度性能30
2.5.10放电性能30
2.5.11使用寿命31
2.5.12一致性32
2.5.13成本32
2.5.14效率32
2.5.15记忆效应33
2.6电池应用常见问题33
第3章锂离子动力电池35
3.1概述35
3.2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36
3.3正极材料37
3.3.1金属氧化物37
3.3.2三元材料39
3.3.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纳米化40
3.4负极材料40
3.4.1碳材料41
3.4.2氧化物负极材料41
3.4.3金属及合金类负极材料42
3.5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机理42
3.6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44
3.6.1充放电特性44
3.6.2安全性48
3.6.3热特性49
3.7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53
第4章其他电池55
4.1铅酸动力电池55
4.1.1工作原理55
4.1.2应用情况57
4.2碱性动力电池57
4.3镍镉电池58
4.4镍氢电池58
4.5钠离子动力电池60
4.6金属空气电池62
4.6.1锌空气电池62
4.6.2铝空气电池63
4.6.3锂空气电池65
4.6.4应用情况67
4.7钠硫电池68
4.7.1工作原理68
4.7.2特性与应用情况69
4.8锂硫电池70
4.8.1工作原理70
4.8.2特性与应用情况71
4.9Zebra电池71
4.9.1工作原理72
4.9.2特性与应用情况73
4.10飞轮电池74
4.10.1工作原理74
4.10.2特性与应用情况75
4.11太阳能电池75
4.11.1工作原理76
4.11.2分类76
4.11.3特性与应用情况77
4.12超级电容器79
4.12.1工作原理79
4.12.2分类80
4.12.3特性与应用80
4.13燃料电池82
4.13.1构造和原理83
4.13.2分类84
4.13.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85
4.13.4特性与应用情况87
第5章车辆对动力电池的要求89
5.1电动车辆驱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89
5.2动力电池的能量和功率需求90
5.2.1纯电动场地车辆91
5.2.2纯电动道路车辆91
5.2.3混合动力电动车辆91
5.3动力电池评价参数92
5.4动力电池评价方法94
5.4.1电池单一特性的评价94
5.4.2动力电池性能综合评价法95
第6章动力电池测试98
6.1动力电池基本测试原理与方法98
6.2动力电池基本测试评价102
6.2.1动力电池电气性能测试规范与方法102
6.2.2动力电池安全性能测试规范与方法108
6.3典型的测试设备115
6.3.1充放电性能试验台115
6.3.2环境模拟试验系统116
6.3.3电池滥用试验设备117
第7章动力电池应用理论与技术119
7.1动力电池一致性及其表征119
7.1.1电池组一致性的动静态表现形式122
7.1.2电池组电压一致性统计规律125
7.1.3电池组一致性评价指标127
7.1.4提高一致性的措施130
7.1.5应用实例130
7.2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132
7.2.1电池容量退化机理133
7.2.2电池寿命影响因素134
7.2.3电池组寿命模型136
7.2.4电池组寿命分析实例140
7.3动力电池状态估计(SOC、SOH、SOP)142
7.3.1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142
7.3.2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152
7.3.3电池功率状态(SOP)估计156
7.4动力电池温度场分析方法159
7.4.1电池内传热的基本方式159
7.4.2热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161
7.4.3电池组的热特性仿真与测试163
7.5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分析165
7.5.1电池热失控与热安全的概念165
7.5.2电池热失控触发条件166
7.5.3电池热失控机理166
7.5.4热失控在动力电池系统内的扩展174
7.5.5热失控预警176
第8章动力电池管理系统180
8.1基本构成和功能180
8.1.1系统架构180
8.1.2基本功能182
8.2数据采集方法183
8.2.1单体电压检测方法183
8.2.2温度采集方法187
8.2.3电流采集方法188
8.2.4烟雾采集方法188
8.3动力电池系统均衡管理189
8.3.1能量耗散型均衡管理189
8.3.2非能量耗散型均衡管理190
8.3.3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91
8.4热管理系统192
8.4.1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流程192
8.4.2热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结构与参数选择193
8.4.3热管理系统设计实现194
8.5数据通信系统196
8.5.1CAN总线通信196
8.5.2FlexRay通信197
8.5.3工业以太网198
8.6电池安全管理系统198
8.6.1高压绝缘检测系统198
8.6.2峰值功率200
8.7BMS控制策略201
8.7.1控制流程与逻辑202
8.7.2BMS精度的影响分析205
8.7.3BMS可靠性设计206
8.8典型设计流程207
8.8.1V模型与开发工具208
8.8.2BMS功能需求分析209
8.8.3基于Simulink的模型软件开发与软件在环测试209
8.8.4BMS硬件在环测试210
8.9电池管理系统发展趋势211
8.9.1域控制器211
8.9.2高压功能集成211
8.9.3云BMS212
8.9.4电池包内无线通信212
8.9.5爆炸熔断器212
第9章动力电池系统设计及使用215
9.1电动车辆能耗经济性评价参数215
9.1.1续驶里程215
9.1.2单位里程容量消耗216
9.1.3单位里程能量消耗216
9.1.4单位容量消耗行驶里程和单位能量消耗行驶里程216
9.1.5等速能耗经济特性216
9.1.6比能耗217
9.2电池系统与整车的匹配方法218
9.2.1车辆行驶动力学功率平衡方程218
9.2.2纯电动车辆电池组匹配方法219
9.2.3混合动力车辆电池组匹配方法220
9.3电池包结构与设计223
9.3.1电池包的结构设计223
9.3.2电池包的安全结构225
9.4动力电池系统安全防护227
9.4.1电气安全防护227
9.4.2机械安全防护231
9.5电池系统的布置233
9.6动力电池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235
9.6.1电池系统的放置位置由行李舱到底盘均布235
9.6.2电池系统与底盘骨架一体化设计235
9.6.3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成为设计的重点235
9.6.4热管理系统趋于完善236
9.6.5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发展237
第10章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238
10.1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238
10.1.1政策法规体系239
10.1.2电池溯源体系243
10.1.3产业布局情况分析245
10.2动力电池预处理技术246
10.2.1动力电池预处理概述246
10.2.2拆解技术247
10.2.3物理破碎分选流程251
10.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253
10.3.1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概述253
10.3.2检测分选技术254
10.3.3基于大数据的残值评估技术255
10.3.4重组集成技术256
10.3.5梯次利用电池均衡控制技术257
10.4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技术258
10.4.1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概述258
10.4.2火法冶金再生技术258
10.4.3湿法冶金再生技术259
10.4.4生物淋滤回收技术259
第11章动力电池充电方法与基础设施261
11.1动力电池充、放电方法261
11.1.1常规充电方法261
11.1.2快速充电方法265
11.1.3充电优化方法267
11.1.4放电方法268
11.2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方法269
11.2.1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控制策略269
11.2.2动力电池系统充电管理模式270
11.2.3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方式271
11.3充电技术与充电设备274
11.3.1充电机的类型274
11.3.2充电机充电原理277
11.3.3充电技术发展趋势278
11.4换电技术与换电站279
11.4.1动力电池自动更换技术279
11.4.2换电模式应用与分析284
11.5充电站290
11.5.1主要功能与布局291
11.5.2充电站建设形式293
11.5.3充电站智能运维294
11.5.4典型电动汽车充电站298
相关说明:
1. 如您下载的资料不止一份,建议您注册成为本站会员。会员请登录后下载。
2. 会员购买金币50元以下,0.7元/个,50元以上,0.5元/个。具体请看:下载与付款。
3. 会员48小时内下载同一文件,不重复扣金币。
4. 下载后请用WinRAR或 WinZIP解压缩后使用。
5. 如仍有其他下载问题,请看常见问题解答。
下载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