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户肉羊养殖存在问题及饲养管理
剑阁县江石乡畜牧兽医站 罗玉春 2025/3/8 11:17:55
摘 要:在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要支撑产业,为农村居民提供主要经济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饮食方面对牛肉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进而推动肉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农村牛肉养殖户不断增加,然而大多数农村肉羊养殖户由于观念落后或者养殖条件受限,导致肉羊养殖技术较低,影响到农村肉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此,迫切需要解决农村肉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农村肉羊养殖质量,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肉羊;饲养管理技术
1 农村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肉羊养殖数量少,生产力低下
大多数农村肉羊养殖户为散养户,通常养殖肉羊数量较少,在20头牛以内,大多数为本地黄牛,不仅可以用来做美食,还可以帮助农户从事农事活动,如耕地、拉货等。而本地黄牛的体型相对较小,产量较低。大多数黄牛成年公牛体重大约为325kg,体长为135 cm,体高为120 cm左右。成年母牛的体重、体长与体高相对低于公牛。由于肉羊的个体较小,养殖数量少,导致肉羊的生产力较低,通常怀孕周期较长,通常情况下需要22个月左右,极大降低了肉羊养殖积极性。同时,限制了肉羊养殖的产能,导致农村肉羊养殖效益较低[1]。
1.2 优质饲料少
当前大多数农村肉羊养殖户在对肉羊进行养殖过程中,容易存在缺少优质饲料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农村养殖户之间缺乏饲料存储意识,导致大多数饲料无法有效存储,容易出现变质情况,造成严重浪费。而对于优质的野生草料通常任其自生自灭,尤其是在春冬季节严重缺乏草料,肉羊往往吃不饱、吃不好。另一方面,肉羊的主要粗饲料为秸秆,大多数农村肉羊养殖户直接将秸秆作为饲料使用,没有将其进行加工成青贮饲料或发酵饲料,进而导致肉羊的粗饲料质量较差。由于优质饲料的缺乏,导致农村肉羊养殖中的肉质存在不稳定情况,进而影响到肉羊养殖经济效益。
1.3 饲养条件差
大多数农村肉羊养殖户未意识到肉羊的饲养条件与环境在肉羊养殖中的作用,导致肉羊饲养条件较差,影响到肉羊的品质与经济效益。首先,肉羊圈舍条件较差。农村肉羊养殖户在搭建圈舍时通常以简单的棚圈为主,养殖设备比较简单、陈旧,保暖性较差,日常肉羊养殖废物未进行规范化处理,导致废物随处堆积,卫生条件差。肉羊养殖的饲养设施不齐全或者简陋。由于大多数农村肉羊养殖户受教育程度较低,在肉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饲养圈舍的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意识还不到位,再加上肉羊的养殖场户自身不当回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牛舍的环境又脏又乱。还有极少数养殖场户嫌麻烦,隔很长时间才进行一次消毒,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滋生病菌,增加肉羊患病风险。其次,农村肉羊养殖户对肉羊的各种疫病认识度较低,导致大多养殖过程中存在地方性牛疫病,如结核病、口蹄疫等,进而增加农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容易暴发大规模疫情[2]。
1.4 饲养方式不合理
农村肉羊养殖户未接收专业化饲养方式与知识培训,通常以个人经验来饲养,导致大多数农村肉羊养殖户的饲养方式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况。而肉羊的强健体魄是防范各种牛疫病的前提条件,需要为肉羊提供充足的营养,以便促进肉羊快速吸收各种营养,促使肉羊快速生长,提高抵抗力。然而农村肉羊养殖户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使用固化的饲养方式,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育肥方案。大多数偏远农村地区,将秋天储存的玉米秸秆等干草饲喂肉羊,作为日常的主要饲料,干草中粗纤维含量较高,缺乏蛋白质等一些营养物质,导致营养失衡。肉羊无法及时补充各种营养,进而影响到肉羊的生长速度,抵抗力不足。甚至部分农村肉羊养殖户采取添加剂加快肉羊生长,导致肉羊品质较差,容易出现各种弊端。
2 农村肉羊养殖的饲养管理措施
2.1 丰富肉羊品种
在包含肉羊产业的畜牧业生产奉献率中,其中遗传因素占比最重,大约为40%。为了提高肉羊品质,还需要不断丰富肉羊品种,通过合理利用优质肉羊品种,对其进行杂交处理,以便提高杂交质量,增强肉羊品质,进而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在丰富肉羊品种过程中,需要明确肉羊改良育种的方向,建立完善的肉羊繁育体系,采用细管冻精改良技术对肉羊品种进行改良处理。通过对肉羊的品质进行杂交,丰富肉羊品种,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引进优良品种,通过对外地肉羊品种进行考察,并引进合适的肉羊品种,以便满足饲养需求[3]。
2.2 加大优质饲料开发力度
农村肉羊养殖中优质的饲料有利于增强肉羊体魄与抵抗力,需要加大优质饲料的开发力度,针对不同季节均有充足的饲料,确保不同季节饲料的均衡发展。首先,需要加大秸秆青贮饲料处理技术的应用。直接采用秸秆喂养不利于肉羊的生长,需要将其(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