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
陈磊 2024/9/2 20:40:18
(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江苏泰州 225300)
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学生学习方面更多提供了大量的可供研究的资料,已经成为人们非常重视的一项技术,并且形成系统化教育。小学作为教学的基础阶段,要重视信息科技课程,从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优化课程,提高教学水平,以便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些的信息技术人才。与此同时,小学教学要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落实“双减”,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探索更为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此,为了最大限度上提升信息科技教学水平、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教师可以从大单元角度设计作业。
一、从大单元角度展开分析
(一)明确课标要求
小学阶段的信息科技教学需要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的之一。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需要以学生学习需求以及认知特点为基础,在考虑单元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习需求,从整体上设计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控制好作业的数量、难度和内容,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发展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个性化需求,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科技素养。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引导,在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加强指导。此外,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强化信息科技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突出信息科技在实践性方面的要求。
设计大单元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学会正确、合理的应用所学知识;并且在作业中渗透利用信息科技学习的概念,使学生可以自主的运用信息科技的优势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源、参与实践活动扥,便于提高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从大单元的角度出发,通过大单元作业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热爱家庭等品德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信息科技素养,提升信息科技的育人价值,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样可以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其需求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双减”背景下设计科学的大单元作业,提高信息科技作业的实际价值。
(二)分析教材内容
苏科版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从三年级开始,每个阶段学习的内容会根据学生年龄、学习能力的提升等因素发生变化,对此进行分析:(1)三年级教材中的内容是介绍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从信息与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开始,逐渐过渡到画图、图形创作,到最后讲解网络世界的相关内容,即访问网站、软件的下载和安装等。(2)四年级教材从《初识“WPS文字”》开始,介绍文档、表格编辑、美化、版面设置等内容;随后讲解电子邮件、WPS演示、插入超链接等的相关知识;而后介绍微博、微信、云存储等内容。(3)五年级的信息科技教学以“Scratch”作为切入点,此时教材中的内容难度已经升高,学生已经进入初步了解编程的阶段,介绍利用编程技术绘制角色、画城堡、3D建模以及3D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4)六年级教材内容的难度进入“机器人”阶段,包括机器人的传动、平台、行走等,且教学内容逐渐深入到智能家居、导航、交通以及语音识别等方面,使学生对这些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信息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分析学生情况
教师要想有效应用大单元作业展开教学,需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才能设计更合适的大单元作业,有效巩固知识,方便教师将课程理念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对信息科技教学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提升教学水平。在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学习情况,既可以保证大单元作业适合学生,又可以为后续的教学安排、调整提供可靠的支持。
例如,利用主题活动1的“文字输入比赛”设计大单元作业。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方法、输入文字的方法等知识,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都融合在作业中,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信息科技初步学习心得”的作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并且这些都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需要教师通过作业的形式指导学生实践,学生还需记录完成作文的时间,同时保存作文。通过分析学生的作文格式设置、文字数量、所用时间等因素,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知识点掌握的不扎实,则需要教师通过再次讲解、将课件发给学生等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且熟练运用知识点,则可以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
对学生情况的分析,需要教师不定期进行,以便随时掌握真实的情况,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方法,设计合适的大单元作业,为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质量创造条件,并提升学生信息科技素养。
二、明确大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
首先,在明确大单元学习目标时,可以将教材和课程标准作为依据,将学生作(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