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成都外国语学校 刘欣怡 2024/1/3 20:31:3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娱乐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追星”。粉丝欣赏偶像,偶像用好作品回应粉丝,这是“追星”的意义 。但近年来,粉丝为偶像制造虚假数据、网暴他人、造谣攻击等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关注。有人认为这种“饭圈文化”造成了流量至上的浮躁风气,不利于我国影视业的健康发展。“饭圈文化”为什么会产生,又究竟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它的良性发展?本篇文章将通过详细论述及分析现象,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饭圈文化;资本;舆论;未成年人追星
一、“饭圈文化”阐述
“饭圈文化”是一种青少年亚文化 ,主要由粉丝经济和偶像构成。粉丝为偶像应援是“饭圈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饭圈”指的是有组织且分工明确的粉丝群体。近年来,随着偶像与粉丝的捆绑关系更加牢固,相关资本更加重视粉丝经济,常有目的地引导粉丝为偶像集资打投、制造数据……粉丝的排异性、攀比性和低龄化导致了各种“饭圈”乱象,“饭圈文化”也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二、调查情况及数据分析
我们采取网上问卷调查与线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考虑到高中生多对”饭圈文化”有一定了解,且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容易受其影响,故调查对象为高一至高三学生。
1.为什么追星?
首先根据线下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同学们追星的原因主要为喜欢他们的业务能力、人设、颜值、成长经历或是给自己一个“我也可以”的心理暗示,另外还有部分同学是为了和朋友寻找共同话题,以及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有10%左右的同学是受到粉丝的影响(例如粉丝推荐某明星)对这一明星产生认可与好感等等。

图一 同学们追星的原因
2.被哪些饭圈行为困扰过?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不论是否追星,大部分同学都被一些饭圈行为困扰过。如:网络骂战、粉丝集体控评、周围人的强行安利……除此之外,强制性打榜、集资打投与购买水军等行为也是部分同学的困扰。

图二 困扰同学们的饭圈行为
3.明星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通过问卷了解到,有30%左右的同学认为追星有利于营造积极良好的正面形象,有利于发挥偶像的榜样作用,进行正面宣传。相反,另外有超过30%的同学认为追星不利于建立客观评价体系,容易造成流量至上的浮躁风气。除此之外,有10%到20%不等的同学分别认为追星有利于带动经济建设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以及增强国家软实力、发展影视业。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追星会污染网络环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这些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明星的影响持两种不同的态度,且从数量上来讲人数接近。
三、“饭圈文化”的影响
追星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我们将影响分为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进行论述。
1.消极影响
(1)卷钱跑路:在粉圈里部分大粉时常会召集粉丝进行捐款,以整个粉丝群体的名义对某个贫困地区或儿童进行捐助。抑或是在平时遇到需要打榜的榜单时,他们有可能会以集资的方式用为偶像打投、助力偶像登上榜单前十的理由令加入粉丝群体的粉丝交钱。首先,抛开集资打榜是否正确,就集资来讲,最后的钱是否真的用于为偶像打榜?这仍是一个未知数。在粉圈里,就有粉丝大粉卷钱跑路的现象,其金额可达百万元以上。
(2)不良引导:追星本身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将其带入到个人的工作中去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如,在一年半前就有老师引导学生为偶像拍应援视频的事情发生,甚至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都与明星有关,最后遭到家长举报。
(3)丧失理智:就在不到半年前,吴亦凡事件引起巨大轰动。在这场轰动中,粉丝给他无条件的信任,在案件敲定之前仍一口咬定为女方“蹭流量”。甚至是在法院庭审判决之后,还有粉丝在粉丝群中声称愿意花重金保释或是用自己甚至自己的亲人去换吴亦,让他被释放。更有甚者,到现在仍旧相信,“我们会等到正义”。
2.积极影响
(1)动力来源:偶像对粉丝应该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例如,曾经有北京大学的学生讲过自己的追星经历:年少时独自在外念书,偶像成为了她动力的重要来源。这正是有着“让自己变得更好,去见偶像”这样的心理,让不少的同学乃至成年人有了奋斗的动力。亦或是奥运会银牌的主黄雅琼也曾说过,自己从偶像身上感受到了共鸣,被偶像的经历所打动:“不认命,不屈服于别人的声音,冲破别人所给的枷锁。”
(2)(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