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引领下五年制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熟分院 蒋加云 2024/1/3 20:30:30
摘要:新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进程的加快,高职校学生成长的新特点新情况日益明显,对高职班主任的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XXX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为平台,通过行动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名师工作室引领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开展活动类型和活动成果等进行阐释,为其它名师工作室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样本”。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高职班主任 专业化发展 研究
1问题的提出
1.1现实依据
1.1.1班主任“专业化”日益受到重视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岗位是重要的专业性岗位。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是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9年2月3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中小学班主任激励机制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班主任职责要求高、工作任务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最紧迫的任务。
1.1.2职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班主任不是独立职业,而是一种岗位,因此班主任专业化是岗位的专业化。班主任的专业化,更多的是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专业化。职校生源现状相对复杂,他们是经过中考一轮筛选,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普遍较差、缺乏学习兴趣的群体,教育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中职班主任的地位、作用、职责及中职学校的学生状况都决定了班主任必须有很高的专业能力。新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进程的加快,学生成长的新特点新情况日益明显,对班主任的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3名师工作室与教师专业发展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正逐渐成为我国学校发展的重要模式,名师工作室便是这种模式的一种“本土化”探索类型。经过多年的实践,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学校变革和改进的首选策略,是未来教育改革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
1.2理论依据
1.2.1学习型组织理论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中的学习指的是“个体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
1.2.2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归纳起来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的过程(即教师教育)。作为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多侧面、多等级层次的发展过程;作为教师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多种层次。两种基本理解及其相应各个侧面、层次的次级理解不同组合,形成了对“教师专业发展”丰富多彩的诠释。
1.3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高职班主任队伍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需要校级层面有计划地进行“班主任队伍建设”。近些年,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团队建设中的引领效果越来越好。因此,开展“名师工作室平台下职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2具体措施
本研究在对当前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及我校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我校高职班主任实地调研,分析调研数据,了解我校高职班主任专业化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原因,得出客观性结论,形成调研报告。结合调研结果,进行理论研究,明晰五年制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内涵和特征,为学校高职班主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接着进入探索阶段,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本培训,探索高职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培养模式。在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引领下,通过“八个一工程“系列活动开展,探索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充实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班主任专业化“内涵”的认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结合过程性评价,了解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对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2.1研究对象
以“XXX市XXX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中高职班主任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法,数据收集方法,问卷调查法
2.3研究目标、内容
2.3.1研究目标
完善我校高职班主任评价机制;明晰高职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和特征;探索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模式;探索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引领高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策略和效用。
2.3.2研究内容
通过调研分(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