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009 教学资源下载
课件 试卷 教案 毕业论文 图书软件 职教研究 期刊推介 信息发布 会员账户
当前位置:课件009首页 >> 职教研究 >> 教育教学 >> 思政教育与工科教育的融合研究

思政教育与工科教育的融合研究

刘焕伟 2023/11/2 9:00:16

   (泰山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2)
   摘要:课程思政融入工科教育既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也鲜明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将工科类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寻找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分析了工科类课程思政案例的内涵及特点,以系统工程的理念规划了课程思政案例层次,并创新设计了多个类型的思政案例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工学类专业课程教学和育人的双重作用,达到工科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形成工科类课程思政教育新思维和新模式。
   关键词:工科教育;课程思政;价值取向
  
   工科专业课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具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小班授课,教师可以和学生深入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另一个是教师可以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大大增加学生的接收程度和理解程度,使得教学更具有厚度和温度,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工科类专业主要是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型人才,所以专业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传统的高校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思政教育在工科中的渗透与融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工科专业课教师更应该重视思政,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要充满感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教师要积极提高教学水平,让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提炼出思政元素,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自然而有效。
   课程思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新的课程,而应视为一种全新的思想工作理念。课程思政绝不是任课教师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思政教育,而是教师在授课中全方位灵活、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思政教育应该在工科教育中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起到教育意义。
   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工科大学生来说,不要只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使其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思政元素设计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深层次学习,在熟悉授课内容的同时不断发掘专业知识中新的思政素材[1],并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统一专业课的显性教育和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使其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师应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升个人思政素养,绷紧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这根弦。
   1.1工程伦理学教育
   工科教育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也复杂,不仅包括纯粹的技术,还包括生态、人文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程伦理学教育作为工科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对学生的培养是否全面。工程伦理学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把伦理作为重要元素溶于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观和塑造全面的工程文化,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最终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忠诚于职业共同体,具有合格的技术和追求工作效率的精神。
   首先,教师要改善工科教学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可以跳出学习本身来分析和处理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得学生在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在顺境中不骄傲不急躁,耐得住寂寞又经得住风雨,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思政教育的贯穿。比如,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和个性的发展。
   然后,教师要更新工科教学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进行的全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工科课程思政,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工科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2],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同时,工科教育也应该强调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和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教师要优化工程伦理学教学模式,注重从实践和案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在评价方式上,也需要注重思政教育的考察。除了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也应该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在课程评价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
   1.2工匠精神教育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教师要将工匠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中,培育出具有工匠精神并担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人才。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案的编写到授课的过程都要精(未完,下一页

  

页码选择:1 2 3
相关教育教学
1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课程思政”模
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专业课“课程思
3 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课程思政”的
4 “三全育人”理念下电子专业教师课
5 课程思政视域下五年制高职数学项目
6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电类专业基础课教
7 工科专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
8 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9 教学评价体系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中
10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
11 《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思政
12 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探究
13 积极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与
14 思政教育与工科教育的融合研究
15 技工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入机
推荐教育教学
1 别让“超前”教育毁了孩子的童年
2 问题引领,主动探究——基于“简单
3 基于与职俱进理念下中高职学校幼师
4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中职电子商务
5 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实训基地建设——
6 从《韩熙载夜宴图》到《最后的晚餐
7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技巧
8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平面连杆机构教
9 基于工业4.0技术,机电一体化专
10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现状与对策探
11 数字化环境建设探讨
12 CAD在企业培训中的问题及解决方
13 乐高教育的理念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4 Kickawaytheanxie
15 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下载与付款  上传课件  资料征集  论坛与信息发布  期刊杂志推介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分类说明  联系本站  会员登录
课件009教育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