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洛桑模式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金花子 2023/11/2 8:36:31
(吉林省教育学院职成教育研训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2)
摘要: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简称EHL,是世界上第一所酒店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至今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盛誉的国际性酒店专业高等教育院校。作为“全世界饭店经理的摇篮”,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培养出来的中级、高级管理人才深受世界各大酒店的欢迎。文章基于对瑞士洛桑模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与我国酒店职业教育现状结合,探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实践。
关键词:洛桑模式;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治学严谨而享誉海内外,不仅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上具有卓越非凡的成绩,而且以自身独创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洛桑模式”为国际化酒店管理人员培养提供了蓝本。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符合国际酒店高级管理经营的、具有较高水平运作能力的人才。由于这一学院的教育方式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因此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编写等,都展现出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此外,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实际动作能力”的思想,不管是短期培训还是学制两年至四年的学位学习,学院都会秉承一贯的教学风格,选聘任用一些能力强、素质高的任课教师。
一、瑞士洛桑模式的特点
(一)提倡经世致用,产学结合的务实理念
瑞士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重视技能教育的文化传承。中世纪时期,欧洲就兴起了公司学徒制,这种教学制度最终演变成一种课程理论,即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这种课程理论对整个欧洲的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专业的教学模式也传承了其中的实用主义哲学。21世纪,瑞士将三元制职业教学形成国家规范,在这种规范指导下,瑞士的职业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形成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提升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这种经世致用、产学结合的务实理念,深刻影响着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办学思路,最终诞生了享誉全球的洛桑模式,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更是成为全世界认可的一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二)采用情景化教学,给学生沉浸式体验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基于务实的理念,采用情景化的教学,将酒店与教学楼结合,以酒店为学校,这就为学生创设了完美的学习情境,营造了可以沉浸式学习的现场感。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学习期间,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认知能力和进行考核之外,还要掌握酒店工作和管理中的各种核心的岗位能力,这些技能基本覆盖了酒店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岗位,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职业精神等,以“敬业即灵魂”作为教育哲学,在这种氛围的潜移默化下,优秀的校友会组织提供相关的项目费用,从而支撑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而策划团队中,除了学生,还有更加专业的教师指导,通过实际的项目策划,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成长,引领学生进入行业。
(四)关注教师能力,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除了严格把控学生教育外,在教师队伍的选择和管理上,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同样要求严格。在招聘挑选教师时,该校关注教师的从业实际经验及理论研究的能力,这种标准相较于国内的职业教育教师要求更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平衡的评价方案。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从业的教师,很多不仅是国际一流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更是取得了国际著名大学的高级学位。学院对专职教师的从业要求极其严格,必须要有五年以上的酒店中层或高层管理经验,并且学校在对教师的管理上,采取灵活的策略,提倡教师兼任一些企业的岗位,这样就保证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并且适应时代发展。这种关注教师能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办学思路,保证了该校教师队伍没有脱离酒店行业经营管理的实际,也就使得洛桑模式顺应时代浪潮,始终紧跟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我国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的长效机制未能行成
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形式。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没有能够行成职业学校、企业、政府三者统筹合作的局面,良性的互动机制也有所欠缺,其中的原因是各地政府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出台一些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性文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企业没有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学校也难以开展相关的实践。
(二)企业和学校对工学交替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
对企业来说,优秀的人才能促进企业发展,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和主导工学交替活动,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没有体现积极性,也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希望政府或是学校承担相应的成本。这首先是由于企业认知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不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其次,企业认(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