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满枝
焦云龙 2023/1/28 18:45:35
(成都外国语学校 四川成都 610031)
母亲很是痴迷于花,每每到了赏花的佳季,便会特意打扮一番,带我一起,定是要去那万花丛中游玩才罢。在小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想要问母亲,但欲言又止,只是觉得母亲很漂亮,就像花丛中的花一样,雍容而端庄。
一路走着,花确是开了满枝,迷了人眼,香了满园。它们都停在弯枝头,细风挑逗后,便是要顺着风离开,使得那纤枝上下地颤抖。高枝上的花,似是为卷云插上发髻,为那游离万里之云带去异乡的美丽与他处的柔情。这时,我忍不住想要将花折下,但母亲的一个眼神制止了,她是在告诉我,花是有生命的,更是有灵性的,这种美需要用心去体会,不一定要捧在怀里,插在头上。我似懂非懂的看着母亲,来到花儿的身旁,闭着眼睛感受它的韵味和内涵,使我陶醉,似乎忘却了一切。
突然间,回过神来,发现母亲已出去很远,便加紧脚步跟了上去。此刻,我看到母亲的眼中充满了慈爱、期望、兴奋,轻轻的抚摸每一朵绽开的花朵,似乎与其发生心灵的碰撞,在进行心灵的沟通,我虽然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但我知道,每一句话皆发乎于心,属于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任何的雕琢,亲切且令人感动。现在我长大了,对于母亲赏花的心境理解的越发透彻,但母亲赏花时的情依旧如初。这时,令我深深的感受到,自真心的才是最美的、永恒的!
夜半风雨落残花,曲径藏幽情意佳。落花自古应就是文人骚客抒情写意之物。落花知春,想是别开生面的方法。“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惜春之情随着落花的猜想含蓄流露。落花生伤,想是自然的关联。“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的寂寞之意伴着落花的飘零暗自神伤。落花惜时,想是今夕对照的叹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无奈之感就着花卉的盛衰销人神智。有的时候,我一个人静静的想,花儿带着那份娇美和柔情来到这个世界,他把这份美丽献给自己的同时,也献给了我们,却不求回报,无论开落皆满怀深情,感人肺腑。怜花而思人生,我们从嗷嗷待哺的婴儿逐渐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再到逐渐老去,这也是一种必然,但我们要像花一样,满怀真情,这样才能更加充实而自然。
此刻,向身旁看去,母亲不知什么时侯,别了一朵花在耳鬓。黑发中夹杂着的银丝缠绕着这红的令人艳羡的花,和母亲明亮的眸子交相辉映。但是,我却心生疑惑,母亲向来是不让我折花的,为什么年纪大了之后,她老人家却变了呢!母亲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她来到我的身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人要活的真实,更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就像花儿一样,它装饰了我的发髻,这便是一种价值的展示,也许在它的心里,比自然凋谢要感到快乐”。我看着母亲满意的微笑,心理倍感欣慰,同时,我还从母亲的眼神中,感受到她对我的关爱和期望!
再向深处寻觅,一些花树已有颓废之势,花朵已不再是天上之仙女,亭亭而玉立,化风为薄纱,翩翩然起舞。现在她们只是顺着干硬的树枝卧躺,望着我来时的道路。昨日风光无限的她们会被记住吗?纵使倾听过春虫的梦话,纵使装饰过少女的黑发,纵使见证过爱情的升华,他们会记住她们吗?那我们呢,真的记住了我们想要记住,渴望记住,必须记住的每一朵花,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吗?细细地想想,那些我们以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事,就在我们念念不忘中,被我们忘记了。曾有人言,记忆是痛苦的根源,而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记忆,也都会在记忆中忘却,这是难以避免的,而细细思索,痛苦并不是来源于记忆,而想要记住也并不是能够记住的有效手段,面对一些人、事、物,我们要做到自然随性,而不是妄执,一些时候,我们可以产生情感的波动,但不要总是沉浸于此,不可自拔,应学会释怀、随缘。
突然间,风“呼”地吹过,母亲喃喃的说着:“花昨夜应是开了满枝的吧。",我激动地告诉母亲:“昨夜的花已经开满枝头”。母亲满眼充满了喜悦,激动的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在这一刻,风突然吹开了窗,淡淡的花香随之入怀,令人沉醉。还有几片花瓣悄悄地落在了我的身上,使我感到一种爱的抚摸,也许,就是这种自然的韵律造就了诗人伟大的情怀,也给了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心灵的抚慰,让我们知道,我们虽然不是花,没有像花一样的绰约风姿,但却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
向前进入一片开阔之地,太阳正在走远,漫天泼洒的银辉正不断的收回,但剩下光亮似流水沁入心扉。母亲正将花香用夕阳画成姹紫嫣红的雾,装进一个玻璃瓶,待到来年再细细地拿来品味。不远处一对男女正谈情说爱,借着繁花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海盟山誓。枝头的花浸润在这婉美动人的回忆中,开得更是旺盛了。近旁,银发的爷爷打着太极,婆婆坐在长凳的一侧,微微地笑着,不同爷爷说什么话,只是在这无尽的黄昏,看着爷爷的一举一动。不久前种在我心脏的残花败树应是缓缓地融化在光中。
花就在那里开,只要你愿意,定是可以找到的。而夕(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