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新思路——以《诗经》整本书阅读为例
苏建平 2023/1/21 19:25:44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上海黄浦 200001)
摘要:今年整本书阅读正式编入中职统编版教材。也标志着整本书阅读的地位正式得以确立。然而如何选择书籍、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如何确定阅读目标及采用什么样的阅读路径和策略也随之成为中职师生的挑战。本文尝试在实际阅读和阅读教学中,探讨阅读路径和策略的选择,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诗经》整本书 阅读教学 新思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经》,就不会应对说话。《诗经》是我国古代学士必读的书目。从唐朝至今,《诗经》已经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文明之间传播。
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没有一定的恒心,一般人是读不完《诗经》的,即使读完了,也不一定读得懂,读得透。因为《诗经》和《尚书》在现存的古籍里是公认最难读的。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说读《诗经》不懂的地方十之有二。我在阅读《诗经》过程中曾几度想放弃,后来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对于《诗经》的基本读法也有了一些心得。对于创作年代久远,作者多不可考,语言古奥,文辞简略,制度名物又不知所云的《诗经》,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呢?想明白这一点,才能确定具体的阅读方法。在导读《诗经》整本书阅读时,我们不妨施行四步走。
第一步:侧重兴趣激发。
开展线上调研,给自己一个阅读《诗经》的理由。
要求:你可以选择一个,也可以选择几个,也可以添加上自己独一无二的理由。
1.感觉《诗经》太美,里面有最纯真的记忆。
2.想知道《诗经》305篇到底讲什么?
3.《诗经》是一部百科全书,上至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下至平民百姓的生活百态,能够见识到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4.《诗经》中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它可以表达兴奋、忧伤、感伤、离别、怨恨等种种情感,它是人们表达自我、抒写自我、表达宗教伦理情感和乡土情韵的最好形式。
5.读《诗经》,可以陶冶情操,增长才智,提升自我的人文修养。
6.想学古代人创作诗歌。
7.想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8.想研究中国文化的缘起。
……
经过统计发现,同学们对阅读《诗经》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找到了阅读兴趣的所在。
第二步:阅读版本的选择。
这里是采用教师主推的方式,这里要告诉学生如此推荐阅读的理由。
教师推荐版本:
如中华书局的《诗经注析》!非常棒,是我看过最好的《诗经》版本。(并阐释理由)
1.注释覆盖范围完备:诸多版本仅仅对个别词汇进行解释(包括一些以名家注释为噱头的版本),然此版本的注释范围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齐全完备,一般水平读者可能有疑惑的词汇、题目均有覆盖。
2.注析博引旁征:非为一家之言之注析,而是上至《说文》、《毛诗》下至近人学者之论均囊括其中,所述清晰透彻,令人于文意与诗情皆能领会。
3.诗韵上独树一帜:在我浏览的诸多版本中,唯有此书于解释词意文意外说明用韵,依反切法等注明古音,令人亦能从音韵角度赏析。
4.无过多评述:诗之创作“情欲信,辞欲巧”。文辞解释之后,人之情感其实相通,于诗美而言无需过度阐释,过度延伸反而不能集中精力体味诗美。当然若从文化、社会等角度需延伸也是一种角度。
另外,诗经之美,在我眼里为历代之最,胜过唐诗文学。
第三步:阅读的规划
注重倾向于学生自主“悦读”。“悦读”如何践行?阅读教学指导乃不可缺少。面对大体量的《诗经》,教师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导读,灵活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注重体验式、个性化、思辨式阅读。
1.坚持自主“悦读”
由于《诗经》年代久远,学生在文字读音及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所以很多学生在实际阅读《诗经》仍然难以持续深入。加涅认为,教学是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活动。对于《诗经》,我尝试让学生主动阅读,于是开启了阅读《诗经》的新思维,设置一些阅读专题。设置专题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学生悦读乐学,乐于研究《诗经》。
设置专题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分类的过程,即“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爱弥儿.涂尔干语)。鉴于《诗经》篇目繁多,共 305 篇,为了便于学生自主选择,我先根据《诗经》的内容,将《诗经》分成“劳动与爱情、风俗与婚姻、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祭祖与宴会”这五大类主题,并用思维导图的(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