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高燕 2023/1/21 19:18:16
摘要: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日益重视引进素质拓展训练。小学体育教师考察学生的运动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训练,能增强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其综合素质。本文简述了素质拓展训练的含义,浅析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探究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小学;体育教学
前言:素质拓展训练注重增强学生体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综合性特点。素质拓展训练还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增强对体育技能的学习积极性,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契合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策略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中。
一、素质拓展训练概述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方式,不仅包括体能训练,还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依托各类运动项目,组织开展多样化的高效有序培训,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素质拓展训练强调参与和实践,在体育运动实践和活动参与中实现预期的训练目标。通过合理巧妙地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体育训练。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依赖心理较强,且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育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挑战各类体育项目,组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训练等,增强学生体能和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坚强意志和健全人格[1]。
二、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各小组学生开展体育竞赛,参加挑战项目,能在充满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活动氛围中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积极性。教师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学生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能良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训练需求,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急速120s”的素质拓展训练,该训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标志物上跳跃过去,并到指定位置。教师考察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据此设置难度不同的障碍物,确保每个学生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训练提升,不仅锻炼了学生体质,增强了学生体能,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2]。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
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小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训练,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困难的方式,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素质拓展训练包含诸多益智内容,各类挑战项目需要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行动策略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才智得到有效锻炼,创新思维得到强化[3]。
3、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素质拓展训练涵盖极为丰富的运动内容,且形式新颖有趣,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各种挑战项目和运动竞赛,深受小学生的青睐。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拓展训练,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增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小学生在参加各类挑战项目和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其运动潜力能得到深度发掘,各项体育技能得到充分的实践应用,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4]。
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1、对教学思维进行创新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思维进行创新,灵活引进素质拓展训练,促进对体育教学的拓展优化。教师要加深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认识,组织学生高效有序地参加素质拓展训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引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激发其对素质拓展训练的参与热情,并深入挖掘其运动潜力,消除其畏难心理和逃避意识,增强其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5]。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防护,保护其安全。
2、设计合理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
小学体育教师要优化设计教学方案,开展系统化的体育教学,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中,要做好准备工作,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并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案。教师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考量训练场所和各类道具。为增强素质拓展训练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通过小组集体活动带动学生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积极性。教师要筛选体育运动项目,丰富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在跑、跳、传统球类项目的基础上,引进游泳、健美操、攀岩等拓展项目[6]。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趣味游戏较为青睐。教师要契合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丰富素质拓展训练内容。例如,教师可依托操场的固有场地,加以装饰和设置,创设特定的素质拓展训练情境,将操场构筑为“小岛”,模拟“孤岛求生”的情境,组织学(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