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20〕82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3/7 10:28:56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12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加快推动制造强省建设,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补短板和锻长板结合、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为原则,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网络强省、数字江苏建设,聚焦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用三年时间,重点培育50条具有较高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和具有较强协同创新力、智造发展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链,做强其中30条优势产业链,促进其中特高压设备、起重机、车联网、品牌服装、先进碳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大数据+”等10条产业链实现卓越提升。
到2023年,江苏“产业强链”培育机制优化完善、创新引领显著增强、发展质态全面提升,争创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攻克一批制约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一批卓越产业链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为在新发展阶段“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谱写好“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产业强链工作领导机制。
1﹒强化产业强链责任分工。建立省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制度,研究协调产业链提升工作。成立产业强链专班,各部门和地区按照职能分工协同推进。集成部门、专家、机构、智库等资源,对接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产业链协同达产增效、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负责)
2﹒建立“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每条优势产业链确定一位产业链首席专家、培育一批产业链发展支撑机构、明确一个产业链专业化智库单位、建设一批产业链发展园区载体、打造一个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梳理一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形成一个产业链专属政策组合包、建立一张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长板动态表,确保产业强链工作有序推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负责)
(二)组织区域卓越产业链竞赛。
突出竞争性、示范性、引领性,坚持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竞争择优、培塑品牌,示范引领、卓越提升的原则,通过申报、考察、遴选的方式,推动市、县和各类开发区发挥集聚特色优势,加强核心区与协同区协作,提升产业和企业能级,在重点产业链中塑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地标特征明显的区域卓越产业链,以竞赛促提升,以联动促协同,以强链促循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负责)
(三)实施产业链主导企业培育行动。
1﹒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实施引航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强创新、优品牌、促转型,培育一批掌握全产业链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强化产业链专利布局和运用。编制产业链树状图,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建立500家左右核心企业库。充分发挥省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已设子基金加大对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引进、参股等方式补链强链延链,提高产业链垂直整合度。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标准领航质量提升工程,在重点产业链打造一批品质高端、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江苏精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负责)
2﹒增强产业链细分领域主导能力。实施“千企升级”计划和“小升高”行动,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升、直接融资、市场开拓,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产业链企业向上游设计、研发和下游终端产品等环节延伸,拓展设计、研发、品牌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支持“链主企业”和(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