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 2021/9/18 17:53:16
各设区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充分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有效避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营造良好教书育人环境,现就加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落实精细化学生管理
(一)健全完善育人机制。各地要指导督促本辖区内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压实学校党政负责人责任,党组织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班级、走近学生、走访宿舍,带领全体教师落实精细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要健全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对照管理工作流程逐项细化规章制度,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隐患苗头并做好补救、处置,不断净化校园育人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发挥育人团队合力。选优配强思政和德育工作队伍,落细落实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职责,从小处着手,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全面掌握学生学业进展、家庭情况、交友状况、爱好特长、发展诉求等,并密切关注变化情况,深入分析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改进。
(三)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妥善应对校园安全、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妥善处置并按程序上报。
二、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一)推进安全教育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将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等有机融合,有效利用法制课、安全教育讲座等,让学生牢记基本安全常识。通过案例教学等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主动远离危险环境。加强反欺凌与暴力、防范“校园贷”等的教育,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底线、强化防范意识。加强上学、放学、体育课、实验实训课等关键时段的安全教育管理,严禁将危险或违禁物品带入校园,防止学生伤害事故发生。
(二)定期组织各类安全应急演练。把防人身伤害、防交通事故、防消防安全、防食品安全以及防范溺水等作为重点,通过综合演练与专项演练相结合、全校性演练与区域性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
(三)落实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坚持安全第一原则,规范学生实习组织工作,加强实习过程的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有关规定,与企业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严防实习期间伤害事故发生。
三、扎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全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和班团活动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统筹依托劳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等,通过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心理训练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要素的同步发展。
(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全体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制度,让每个学生尽可能享有面对面、一对一的学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健全学校心理辅导值班、预约、面谈、转介、追踪和反馈等制度,利用电话、网络等媒介,满足学生咨询与求助需求。发挥好共青团、学生会、各类社团的作用,开展同伴辅导和互助。
(三)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持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增强生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各地要指导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测,高度重视入学季、考试季、毕业季等特殊节点,关心关爱在学习、家庭、情感、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按照“一人一案”原则,积极提供助学助困等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稳定的危机评估与干预。
四、不断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一)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健全学校安全责任体系,拧紧责任链条,明确责任主体,切实把学校安全稳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准确把握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对校内交通、食品卫生、宿舍管理等易存在安全隐患的方面和环节,做到高度警觉、精准研判,主动防范和应对安全风险。加强与公安、城管、卫健、食药、工商等部门联系,加大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努力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教学育人环境。
(二)狠抓学校“三防”建设。严格按照学校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要求,强化安全基础建设,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加强人防,配齐配强专兼职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等,构建全员参与的人防体系;加强物防,确保安全设施到位、安全防护用品齐全,安全警示标识齐备,安全通道畅通等,构建安全适用的保障体系;加强技防,对重要设施、重点部位实现视频监控、消控、报警等全覆盖,与当地接警中心(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