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甘肃中医药大学 张永刚 2021/2/27 19:17:27
(接上页)习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意识。因此,教师应选用模块化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借此整合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4]。首先,教师应根据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合理划分教学内容,比如计算机操作技能、线上学习平台使用方法、基础知识演示、网络化练习等模块。使学生根据具体学习模块,掌握计算机系统、网络平台应用技能,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处理课程信息创造条件。
其次,为在混合式学习中,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师需科学设置学习小组,布置统一任务,引导学生细化处理、分工落实学习任务。最后,教师应重视课堂讨论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时,教学应为学生课程讨论寻找契机,使学生在同伴交流中,思考并解决学生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Flash动画”的制作期间,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情景化动画短片为例,和学生进行互动。同时提供“商务风”、“小清新”、“典雅风”等创作模板,启发学生将自己喜欢的颜色、图片铺设于Flash动画制作中。然后教师布置以小组为单位的Flash短片制作任务,让学生在线上成果演练中,划分小组内部学习任务。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根据小组制作难点,向教师提出学习问题,以此完成学习任务。
(三)建立网络学习平台,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
混合式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需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改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模式,使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针对性展开学习,从而适应高职院校当前时期的教学安排。对此,高职院校在实践混合式学习模式时,还应积极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性[5]。比如教师可应用“蓝墨云班课”、“MOOC”、“超星尔雅”等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学习渠道。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获取学生反馈信息,给予学生个性化辅导。除此之外,教师可在网络学习平台式,汇总学生各阶段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借此调整计算机基础教学技术,保障混合式学习应用效果。
再者,教师应用混合式教学时,需引入新型智能学习设备,丰富计算机基础课堂元素,进而提高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多方位人才。互联网、WIFI技术的发展,使各类智能移动设备普及,手机、平板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对外交流的主要工具。对此,教师可借助此类设备,为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分享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满足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要求。例如在学习“Photoshop”相关知识时,学生可应用手机录制教师示范过程,为课后练习提供参考。同时利用智能设备,收集可操作性强的海报、图片,共享至学习群中,并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将作品发送到师生互动群中,为教师综合评价教学效果提供思路。此外,教师评价计算机基础教学时,还应根据实际课堂效果,以及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的整体表现,量化学生学习效率。进而使用渗透式教学评价,保障混合式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中的合理性。
(四)应用混合式学习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混合式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重视传统教学理念的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知识,促进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对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进行认真贯彻与落实,重视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从而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网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不能将课堂教学完全取代,但是能够在开展教学活动起到一定辅助作用。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掌握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点,明确网络教学的地位,将其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分层次教学,确保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帮助学生掌握更加高超的计算机水平,确保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都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为顺利的开展混合式学习,有必要认真落实前期培训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混合式学习模式都十分陌生,不知负荷下载教学资源、查看检测结果以及在线测试等。因此,教师需要将相应的操作步骤认真的向学生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定操作技巧[6]。采用科学、适宜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的依赖网络教学,还需将传统教学模式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给予适当的提示,在完成相应知识点的系统讲解后,及时向网络学习平台上传教学资源 ,方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可以帮助学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发布适宜的学习任务,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式学习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典型学习模式,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