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009 教学资源下载
课件 试卷 教案 毕业论文 图书软件 职教研究 期刊推介 信息发布 会员账户
当前位置:课件009首页 >> 职教研究 >> 教育教学 >>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泰州技师学院 俞海阳 2020/11/24 19:53:52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理念为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角度。通过分析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与思路,调研得出了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再根据职业能力和职业情境相一致的原则,对其共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专业的教学模式,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也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
  
   前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是顺应如今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行动体系做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将促进学生实践探究作为目标,结合工作过程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整合知识和实践技能。高职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把以往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方法改为更贴近实际,更符合并接近工作过程的需要。工作过程与行动导向、实践能力导向、目标导向、工作需要导向等能力导向相符合,是现阶段对高职教育的革新。
   1.以学生为本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优化,要以学生角度为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引导,展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坚持帮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未来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特质,展开有具体方向的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社会能力等多方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想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行动、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方案。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殊性相结合,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同时借助理论来推动实践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案。
   2.完善课程体系,落实配套实训基地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分为教材课程、精品课程、核心课程、课程体系、工学结合课程等几个方面。根据相应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要求,设定课程体系的分支结构。如:完善课程体系,关于电气自动化课程方面,分析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维修以及技术管理相关能力与要求,结合设计目标及任务,完善课程体系培养思路,使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内容保持一致。其中针对核心课程的内容,要进行以项目化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把实习项目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知识的掌握,与项目的完成过程融合。
   安装调试阶段主要用来提升阅读电气控制系统图的能力、电器元件识别能力、电气设备操作能力、电气设备可靠性分析与处理能力等。运行阶段的理论学习设计到电气设备的运行原理包括相关设备之间的复杂联系,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过程主要考察电气设备的具体操作。维修检测阶段主要目的是学习维修和检测工具如何使用,提升电气设备的维修能力。维护管理阶段主要为了制定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条例。落实配套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训教学条件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是校内实验室,加强电机拖动实训室的建设、交直流调速实训室,还要建立计算机控制实训室、自动化综合实验室、系统仿真实验室等。其次是校内实训基地,落实工业网络控制中心、自动化技术中心等实训基地。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要与校外的企业进行合作,推动与校外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落实。
   3.强化"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师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落实,同时还是促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指导者。在学校方面,应该在现实课程与理想课程之间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活动效率,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高校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方面,要加强教师行动导向教学的落实,还应鼓励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结合现阶段高校师资现状并进行分析,有许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但没有到企业锻炼的经验,这与展开基于工作过程教师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师大多只是拘泥于课本的讲授,单从理论层面分析,没有深入实践去探讨。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培养兼具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的专业教师。
   4.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本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改变教学思路,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式理念即企业与学校一起参与人才培养,将课程中的理论教学、技术服务和实践教学三者融为一体,有针对性的将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障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实践动手训练的时间。学校与企业共建长期合作的关系,保障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如关于电气自动化的“电气控制设备系统安装、运行、调试、维修与技术管理”的相关知识,前三个学期主要在校内学习理论,同时安排实验实训教学。由于涉及电工电子仪表使用、电器元器件识别检测、电动机运行安装、PLC控制与开发、供电系统的运行与技术管理等内容,后三个学期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相(未完,下一页

  

页码选择:1 2
相关教育教学
1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
2 基于新型学徒制视域下的电气自动化
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电工实训教
4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综合实验改革
5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
6 “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在应用
7 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教学
8 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工
9 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中如
10 小学数学新课程“算用结合”教学模
11 电气自动化实训的任务及意义
12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
13 基于工作过程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实
14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
15 电气自动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
推荐教育教学
1 教育部副部长: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
2 关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后进生转化的研
3 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
4 浅谈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
5 学考背景下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
6 基于可理解输出假设的英语写长法在
7 对于高职高专汽修专业英语教学思考
8 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如何有效提高数控
9 技能竞赛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
10 技工院校线上线下协同体育教学模式
11 实训在技师学院电子电工教学中的重
12 美育——艺术之美
13 防微杜渐临阵不乱——记一起班级突
14 医院政工师新形势下自身修养的重要
15 教会学生说话圆融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下载与付款  上传课件  资料征集  论坛与信息发布  期刊杂志推介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分类说明  联系本站  会员登录
课件009教育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