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探索——以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例
岭南师范学院 梁煜鹏 2018/2/15 10:09:24
(接上页)净利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在今年4月份取得营业收入20893.9元,营业利润14375.4元,净利润 11090.4元,净利润环比增长率为153.35%。截至今年四月份为止,门店已取得营业收入57244.1元,营业利润39269.16元,净利润24042.86元。通过总结,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森林小屋净利润快速增长的几点原因:
(1)学校政策资金的支持
学校对入园项目给予资金的支持,使得门店在运营初期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开展日常的经营活动。因此,学校对创业项目的支持与鼓励是他们经营的助动力。
(2)不断创新经营理念
森林小屋一开始由生科院园林班的学生组成团队进行经营,通过在经营过程中的不断摸索,他们提出“以花交友”的理念,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宣传,扩大门店的知名度,不仅提高门店的销售额,还可以结识到兴趣相投的朋友。
(3)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森林小屋经营遇到瓶颈期的时候,该项目的辅导员和园林专业老师王一凡博士通过对门店的运营情况分析,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利用每年一度的毕业季,帮助森林小屋开拓了订购毕业花束的业务,拓宽了森林小屋的经营范围,使得森林小屋的利润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以上两家门店的运营情况可以看出,我校的创业孵化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孵化是一个过程,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运营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这才能使得各门店的经营走向成熟,使得各门店的创业者真正从中学到如何创业,真正实现孵化园“育人”的目的。
孵化园带动全校的创新创业的氛围,为创业实践搭建了平台,充分显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校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孵化园在创新创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也离不开辅导员付出的心血。
(二)项目指导教师在“孵化园”创业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创业实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和辅导,需要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有鉴于此,学生处要求每个项目都有挂靠学院,挂靠学院则给每个项目团队配备一个到几个项目指导教师,给予项目团队指导。实践证明,项目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的创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项目指导教师是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者
学院配备的项目指导教师定时开展创业经验交流会、企业参观等活动,了解师兄师姐的创业经验,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通过艰苦创业先进事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压能力,树立艰苦创业的意识。
2.项目指导教师是创业项目征集的宣传者
每一次的“孵化园”项目征集活动,学院都会大力度进行宣传,项目指导教师会大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指导学生撰写项目征集书,结合实践指导学生,与学生互动,“融学于练”。
3.项目指导教师是创业项目征集的审核者
学院配备的项目指导教师会根据项目的科技含量、项目是否与学生专业对接、项目的发展潜力、市场、盈利等方面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审核评估,每个学院遴选一到两个的项目报送学校,保障了创业项目的质量。
4.项目指导教师是创业项目运营的指导者
学校强调,进入“孵化园”的项目必须要注重专业对接,每个项目必须有学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指导。学生处规定,项目入园后,项目指导教师要定期了解学生“孵化项目”的运营情况和给予细致指导。对发展面临瓶颈的项目,项目指导教师通过座谈会,调整创业者的心态,最大限度申请学院支持,邀请校内外专家、创业成功人士进行专业性指导。项目指导教师充分发挥指导、引导性的作用,引导学生实践中“搏击试水”,在实践中检验专业技能,接收思想洗礼,收获人生成长历程中的“第一桶金”,向具有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目标迈进。
实践中,项目指导教师在“孵化园”项目征集的过程中发挥着宣传者、审核者、指导者等作用,确保“项目孵化”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确保孵化园成为“产、学、研”紧密对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现助学与创业实践、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功能效益。
三、粤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强化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完善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我校位于粤西地区,受文化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整体存在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我校属于师范类高校,且师范类高校女生居多,所以较为注重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而师范生较为关注的是教师行业,他们的创业价值认识也会受到局限,这导致我校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热情不高。
根据我校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问卷显示,我校男女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