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资源天下 2016/10/11 15:20:06
摘 要:本研究选取了325名被试对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意识学习可以显著预测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识的学习可以显著预测创业意向。机会识别,创新效能和组织承诺可以显著的预测创业意向。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创业意识学习和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向
一、问题的提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近年来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将对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进入研究,来更好的揭示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动力。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河南和上海某些高校学生共360名,剔除缺失值后,共325名。男生179名,女生146名,分别占总人数的55.1%和44.9%。20岁以下的有32名,20-25岁的有292名,26-30岁的有1名,分别为总人数的9.8%,89.8%和0.03%。大专生10名,本科生315名,分别占据总人数的3.1%,96.9%。公立的占306名,私立的占19名,分别占据总人数的94.2%和5.8%。
(二)研究工具
采用陈静(2009)编制的大学生创业学习问卷,包含四个维度,总量表的信度为0.814。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采用汤明(2009)编制的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包含五个维度,各分量表的信度为0.863,0.713,0.762,0.768和0.732。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采用汤明(2009)编制的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包含三个维度,各分量表的信度为:0.851,0.771和0.726。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三)研究程序
问卷随机发放,被试匿名填写,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占回收问卷的93%.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及分析
(一)回归分析
1、大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
以创业意向为因变量,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和学习的自我调控为自变量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分析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各维度对创业意向影响作用的大小。如表1
表1大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的回归分析
注: ★★代表p﹤0.01 ★代表p﹤0.05 ★★★代表P﹤0.001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步,进入回归模型的是性别、年龄、学历和学校性质控制变量,控制变量解释了创业意向8.8%的变异。第二步则分别是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和学习的自我调控。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学历和学校性质控制变量后,创业知识学习和创业意识学习对创业意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共解释了创业意向30.0%的变异。
2、大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作用
分别以创业效能为因变量,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和学习的自我调控为自变量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分析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各维度对创业效能影响作用的大小。如下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步,进入回归模型的是性别、年龄、学历和学校性质控制变量,控制变量解释了创业效能感2.8%的变异。第二步则分别是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和学习的自我调控。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学历和学校性质控制变量后,创业意识学习和学习的自我调控对创业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共解释了创业效能感26.5%的变异。
表2大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效能的影响作用的回归分析
注: ★★代表p﹤0.01 ★代表p﹤0.05 ★★★代表P﹤0.001
3、创业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
分别以创业意向为因变量,创新效能、 风险承担、机会识别、关系协调和组织承诺为自变量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分析创业效能感度各维度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的大小。如表3
表3大学生创业效能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作用的回归分析
注: ★★代表p﹤0.01 ★代表p﹤0.05 ★★★代表P﹤0.00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学历和学校性质控制变量后,创新效能和机会识别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共解释了创业效能感34.1%的变异。
(二)中介作用分析
在考察大学生创业效能感在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意向的中介作用中,由于创业(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