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中职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思考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毛广宇 2016/10/3 18:01:04
摘 要: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的课程进行巩固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的实践。本文通过对当前中职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中职英语课后作业设计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化;中职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思考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新课改也在不断的推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已经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是就课后作业老说,许多中职英语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平时课后作业的预留方面,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没有针对,只是随便根据当前课堂进行的程度进行课后作业的预留,完全忽视了课后作业的本身的意义所在[1]。课后作业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学生对当时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但是当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中职英语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一、当前,中职英语课后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大多数教育系统对于课后作业的批改,都存在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基本都是由教师进行单独完成,完全没有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中职英语教育也是如此,几乎在课后作业评价方面,都是以教师作为唯一的主体。这样一来就会直接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另外教师在评价方面,也没有一个实施鼓励性的措施,仅仅局限于good,甚至干脆只是批阅一下,完全没有任何鼓励性的行为。如果教师能够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批改作业的方式,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能够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那么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2、作业内容没有针对性
课后作业是为了强化学生课堂知识的一种途径,所以在对其的设计上,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差异,进行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但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师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并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只是按照课本的随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实现的,没有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不同的课后作业的布置。这样就导致了课后作业的没有一个梯度性,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对于课堂知识吸收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由于课后作业的单一性,就直接造成了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压力,甚至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以至于厌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3、作业形式缺乏趣味性
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都局限于对于课后习题的练习以及重复性的抄写,在大多数教师的意识中,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枯燥,并且学习的过程也只是对相关的知识点以及课文、单词的重复抄写、背诵。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创新性可言,对于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只是重复性的工作,没有实现其拓展性。这种教学方式就会导致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如果能够在课后作业的设计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相信英语教学质量一定能够稳步提升[2]。但是当前这种课后作业设计的状态,就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失去了学习中的主动地位。
二、针对当前中职英语课后作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应对方案
1、实现系统化的评价方式
任何一个机制、体系、团队想要获得成长和完善都离不开系统、完善的评价方式,良好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励相关人员更好的进行工作、学习。当然中职英语教育也是如此,一个好的课后作业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评价方式方面就应该注意系统化、多元化,而并不是仅仅只是教师对于课后作业正确与否的批改。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对其通过观察,可以针对性的进行鼓励,而不是按照统一的评价模式,一概而论,这样就容易使一些学习相对比较落后的学生失去信心。另外在作业的批改方面,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批语,针对学生的程度不同,以及其、个体不同时期的表现差异给予具体的评价,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明确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其加重视课后作业完成的效率。
2、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课后作业设计
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的一个最高的评价和行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解学生,才能够实现针对个体不同差异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或者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程度的不同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再按照相应的能力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只要这样才能够达到课后作业布置的根本目的,比如,对于优等生可以进行相应知识的拓展训练,中等生则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较落后的学生就应该针对基础性的习题进行布置,从课后作业的完成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