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讨
东港区日照街道第一小学 秦泗美 2016/1/25 20:51:21
【文章摘要】
减轻学生负担,给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切实保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讨论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人才培养
一、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教师在遵循数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并在先进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而使学生的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的自主性与人格魅力。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不同的教师对于同一内容的教学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其原因往往在于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关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具体措施的探讨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而并不是一定要求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数学中的许多逻辑思维都难以通过语言去表达,加上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语组织能力都非常的有限,如果教师采用的数学方法不当,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削弱。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以下几点思考:
(1)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幅单杠?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学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2)注重教具的教学配合
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的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课堂教学氛围是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与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如学“混合运算”一课时,先提问“现在如果你到一家超市,要买你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要花多少钱?”这样一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说“我买五包面包,一包1元,共花5元。”“我要买四袋花生米和一袋糖果”。这时让学生计算要花多少钱,让学生汇报结果和想法。再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就在这种熟悉的生活情境下,让学生体会到,简单的数学算式也变得非常有趣,同时也赋予了数学算式生命的价值。
(4)注重练习题的合理设置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解题的联系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