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 活动助推 威宁职校三年化蛹成蝶——省级示范中职学校建设情况汇报
资源天下 2015/6/9 11:53:3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就我校建设情况和办学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紧扣标准,逐一落实
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4月由(职中、卫校、草海艺术学校)“三校整合”而成。示范校建设伊始,威宁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成立以陈波县长为组长的创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我校的创示建设工作,全县上下以“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威宁拼搏精神,打响了省级示范中职学校建设的攻坚战。三年来,我们紧扣示范校建设标准,用“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务实作风,逐一落实示范校建设的各项指标。到目前为止,总共投入资金14899.922万元,建成占地15万㎡(225亩)的校园,新建68360㎡教学楼。教职员工达353人,购置1880.26万元的实训设备,开办以学前教育、护理、汽车运用与维修为主干专业的11个中职学历教育专业,在校学生5105人,拥有联办学校6所,合作企事业单位136 家,开发校本教材三类11本,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775人。目前,学校下设综合部、医学部、学前教学部。是一所融中职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又是第15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同时,又是威宁县技工学校。
二、紧抓内涵,重在创新
(一)办学方式明显转变
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格局已基本形成。
自2010年立项建设以来,我校的示范校建设得到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自治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在县的层面确定了“科教兴县,职教富民”的方针;在教育局的层面确立了“均衡发展,职教先行”的部署;在学校层面探索出“文化引领,活动助推”的职校策略,通过“招生、招师、实习、就业”扩大职业教育影响力。
在“招生”工作上实行“两线(政府一条线、教育一条线)七长(县长、乡(镇)长、村长、家长;局长、职校校长、中学校长)负责制;四进五有宣传形式,使职业教育深入社会,深入人心。
在“招师”工作上实行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面向企业公开选聘。采取特殊专业人才降低标准、简化程序、特事特办的方式进行。有 11家企、事业单位 25个技能型人才被聘到学校任教。在“最难就业季”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全社会都感受到我县发展职业教育的力、速度。
在“实习、就业”工作方面,学校采取“避开中介,联系企业”策略,走“校企深度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企业到学校宣讲——学生主动提出申请——家长签字认可——学校审查通过——教师跟踪管理”的实习就业模式,使企业、学校、学生、家长零距离接触。学生就业,牵动了千家万户,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企业、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更加理解、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年来,学校的超常规发展,也得到县财政、国土、规划、人社、编制办、公安、通讯、社区等涉教部门的大力支持,部门参与办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毫无疑问,职业教育已由过去的学校“单人舞”变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全面参与的“广场舞”。
(二)培养模式明显更新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已经落到实处。
如何培养各专业强劲的职业竞争力?三年来,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医院、企业、学校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对接用人单位需求,确定了“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活动助推师生全面成才”的治校策略;以“责任于心,和悦达人”为校训;以“技能画龙,德育点睛”为办学重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护理专业构建了以护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使学生“认同职业感悟、养成职业习惯、提升职业技能”三个教育阶段在医院和学校交替完成的“一主线、三阶段、院校融通、进阶入岗”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构建了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规范行为学会做人、熟练技能学会做事、一专多能学会生存”等三个教育阶段,校企双管理,识岗、近岗、顶岗的“一主线、三阶段、双管理、进阶入岗”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专业构建了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培养管理人员和升学为辅,双导师、双考核、双证书,识岗、跟岗、试岗、顶岗的“一主二辅三双四岗”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幼儿园学习,我们都强调师德修养和师能提升,兼顾升学、就业,强化“考证、考试、考工作”素能,既保障了该专业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又保障了我县幼儿园优质师资来源。
三年来,学校在“引企入校,借力发展”上迈出坚实的一步。顺利引进“贵州天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来校投资41(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