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单片机课程教学方法
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关文枫 2014/2/9 12:53:52
摘要:单片机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它是建立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汇编语言》这些课程基础之上的。很多中职院校工科专业都开设有单片机这门课程,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普遍觉得单片机难学,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好。本文针对中职教师如何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单片机的应用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岗位的要求。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中职;教学方法
单片机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通常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由于单片机的概念多、专有名词多,内容抽象,指令丰富,且软、硬件发展很快,新器件不断,故相当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单片机时感到郁闷,实际使用不知如何下手,不能真正掌握单片机技术。因此,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了解新技术又能对单片机的应用技术融会贯通;如何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理解和掌握单片机技术,是在单片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课程特点,我们提出了“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带动理论”的教学理念。
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设计理念,由行业企业专家、主讲教师、专职教师、校内教育专家共同组成课程团队,首先确定课程目标,以课程目标为核心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再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序化。
一、课程目标
根据广东省公布的中职学校单片机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开发环境的使用能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能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与调试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及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参照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
其方案是:首先设计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或项目),该学习任务要以实现课程目标为依据,能将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化,要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还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可扩展性。再对这一综合性学习任务进行研究,分析出完成该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再将任务细化分成许多子学习任务,每一个子学习任务要能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一分解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科体系的解构、行动体系的重构过程。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
确定好课程内容后,就要对其内容进行组织,对学科体系进行解构,打破现有的教材体系,实现行动体系的重构;按照职业活动环节,以职业活动的程序或方法或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工作过程整合、序化课程内容;按并列式、递进式或流线式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下面以单片机教学为例,介绍如何安排教学以体现我们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并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一、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即任务的教学设计
(1)针对每一个任务,首先布置任务,师生共同分析任务描述,然后引入相关知识点由教师简要讲解,必要的知识点需要由教师做一定的演示,有些需要由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实训,再由学生根据所学原理知识,以3~4人组成一个团队,进行讨论探究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出硬件电路、编出源程序),分组完成任务,对于简单的学习任务,如任务一、任务二,其工作过程主要按设立目标、计划、实施、评估四个阶段来完成任务。
(2)对于比较复杂学习任务,就要经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每一个任务的评估又可作为下一个任务“资讯”的依据,因此这一过程又是循环渐进的。
下面以学习任务4简单交通灯控制系统为例来说明学习任务的教学设计。本任务6学时,共4节,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伪指令、Proteus软件的使用、复位电路和最小系统及仿真器、烧录器,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核心,把本任务设计为三次课,第一次课主要介绍伪指令和Proteus软件,主要由教师讲授,在讲授Proteus软件时,融教学做于一体,教师边教边演示,而学生边学边做,并以任务2的电路作为训练内容。第二次课是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主要由学生按资读、计划、决策、实施、检查五个阶段来完成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在设计前,教师对复位电路及最小系统做一定的提示。第三次课就是完成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制作,即在上次课的模拟仿真调试成功的基础上绘制硬件电路板、制作硬件电路、硬件仿真、程序烧录,制作完成后对本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二、小单元设计,即一次课(即两节课)的设计,以任务4第二次课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为例说明单元设计的思路。
(1)布置任务:上次课结束时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复位电路、最小系统(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