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陈兴明 2011/9/24
摘要:古田会议在我军,我党思想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古田会议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田会议;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条件之一。1929年,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即《古田会议决议》,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着重批判了单纯军事观点、军阀主义、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倾向,阐明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这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一个纲领性文献,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借鉴。
一、《决议》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古田会议决议》一开头就明确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在这里,毛泽东把党的思想教育摆到了党的建设的最突出的位置。《决议》还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是教育问题,这“是党的重要的任务之一”。《决议》强调说:“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不提高党内政治水平,不肃清党内各种偏向,便决然不能健全并扩大红军,更不能担负重大的斗争任务。”决议强调对党员的政治教育,要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向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一致的坚决斗争”。如果不是这样做,其危害“在于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可见,古田会议己经把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郑重地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大课题的开端,也成为党在中国国情下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要手段。
古田会议以后,红军的政治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1930年,党中央制定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1931年2月成立了总政治部,毛泽东任总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陆续制定了《政治委员工作须知》、《连指导员工作须知》、《红军士兵会章程》等一系列文件,1934年2月在瑞金召开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肯定和补充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重要原则,同时,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科学命题,再次确认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所有这一切,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位意识的形成。无论条件怎样变化,时代怎样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始终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古田会议决通过的决议共有九个部分,涉及到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士兵政治训练问题;青年士兵的特种教育;废止肉刑问题;优待伤兵问题;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等问题。并对党员、 士兵、群众和新兵、俘虏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了详尽而具体的规定。政治教育方面:有对党员的政治分析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革命的目前阶段和其他前途等问题的教育;对士兵的有目前政治分析及红军的任务与计划、土地革命、革命的目前阶段和其他的前途等教育;对群众的教育是国际国内政治消息等;对新兵和俘虏是普通政治常识和红军斗争略史的教育。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有武器组织及战术的教育、识字运动、游击区域的地理及政治经济常识等等。纪律方面:有三条纪律的理由、 红军的生活习惯及各种偏向的纠正等等。其基本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部队,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把红军建设成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1)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就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古田会议决议指出,加强党内教育,主要是对党员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的教育,使党员从理论上从而也能从实践上划清与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界限,克服各种错误思想。也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以“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政治化、科学化”。如今,我国人民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文化与经(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