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未知) 2011/7/3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的中国市场已为他们就业施展才能提供了大舞台,同时也为他们创业、充分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区域和发展空间。中职生从迈进职业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就预示着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在未来的职业大舞台上,实现理想,创造人生价值。而职业具有专业性、多样性、技术性、时代性、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加强学生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不允回避的工作任务。
职业指导是使学生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转换职业的科学。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学生的市场就业意识、依法就业意识、竞争就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上世纪九四年以前,我校只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忽视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很多毕业生盲目就业,导致毕业生思想上、认识上、观念上出现很多混乱和误区,就业后很不适应社会要求,严重地影响了办学效益。近年来,我们以抓职业指导工作为前提,做好招生和管理工作,使办学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下面结合个人多年的办学实践,就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指导谈谈思考和认识。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新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内涵应为“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
“百行德为首”。道德就其实质来说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要求。社会离不开道德,人生更离不开道德。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道德建设”。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能为非作恶越大”。而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因此,对于职业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多年来,我校在职业道德教育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向人民负责,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为人民服务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际关系的本质。这也是职业学校学生从业后基本行为准则。因此,我们在抓学生文化课、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的同时,利用班会、校会大力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并经常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好人好事活动,到敬老院送温暖活动,在社会上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使职业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把集体主义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集体主义。首先就要抓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原则教育。为此,开展个人服从班级、班级服从学校、学校服从社会大讨论。还选择有关典型事例让学生学习,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班规班纪、校规纪律、《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逐步形成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的观点。
3、加强基本职业行为准则教育。爱岗敬业是职业行为准则之首。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就是乐业、勤业、精业,这也是职业道德教育始终追求的目标。我校在抓爱岗敬业教育时,把勤奋、乐业作为校训的主要内容感染学生,请爱岗敬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同时要求学生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严以律己、服务群众、谦虚谨慎、奉献社会等传统美德为立身准则,既要有团结精神和协作意识,又要有坚持正义、反对谬误和抵制不正之风的勇气,还要有勇于挑战、敢于拼搏、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性格,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由于我校注重抓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毕业生深爱社会欢迎。据调查:自一九九二年创办预备役保安专业班以来,先后共招收十三届986名学生,已毕业的841名同学全部就业,540名同学毕业后应聘到深圳、广州等多家保安公司担任保安工作;应征入伍的215名毕业生退伍后又有138名担任保安工作。九四年全国第一家保安公司深圳蛇口招商局物业管理公司保安大队首批50名保安员均为江店职高订单(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