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009 教学资源下载
课件 试卷 教案 毕业论文 图书软件 职教研究 期刊推介 信息发布 会员账户
当前位置:课件009首页 >> 职教研究 >> 专业论文 >> 浅析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十大能力

浅析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十大能力

(作者未知) 2010/12/6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学生 社会需求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阐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特点,针对面向社会需求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外资企业为我国带来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同时国内工业也大批采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生产线。工业生产的设备和装置日益复杂化和信息化,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必须面向这些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技术人才来讲。其本身的技术能力和社交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复杂的机器,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一线人才,各国政府都大力提倡和重视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型转变的过程。今后在一个很长的阶段都将需要大量懂技术的应用型和复合性人才。
   1高职特点和存在问题
   1.1高职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高职教育被划人大学行列,和本科教育同属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足见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偏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的目的性和专业性较强,高职教育主要以教授和应用成熟的设备和技术,着重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主要面向基层或车间,直接面向机器和人员,是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职教育起到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线的桥梁作用,区别于本科教育和中专教育。但由于课程设置和师资问题,高职教育有时处于较为尴尬的情境,毕业生在岗位上难以发挥高职教育应有的作用,理论知识欠缺,动手能力不行,企业往往必须加大二次培训的力度,对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
   1.2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三年时间,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的黄金阶段,对知识的渴望、对社会的了解和对未来的期盼都处于非常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于尚未真正成熟的辨证逻辑思维阶段,学习动机单纯草率,学习方法简单死板,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和本科学生相比,在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要逊色一些,但在感性方面并不比本科学生差。这类学生在面对繁忙的考试和枯燥的理论往往感到头痛,但如果让他们观察并动手做一些事情却能够做得很好。这也正好吻合高职教育的定位和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繁琐的理论公式和内容。如果说本科教育采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教学模式的话,那高职教育应采取“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学方式。作为20岁左右的成年人,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当老师把一个实实在在的生产或生活实物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学生一定能根据以往知识和经验讲出一些道理;然后老师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应,再进一步进行实践加深理解,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对即将面对的生产设备不会感到陌生。
   1.3社会需求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一开始高职学生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对毕业生也存在诸多的意见。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往往对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学生一毕业就能为其创造价值,不愿再付培训费用,但实际上,企业和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而学校追求的是社会利益,二者只能趋近不能相等。二是学校的培养模式跟不上时代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中专升级而来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死板陈旧现象,理论和概念的东西讲得太多,很多老师很年轻没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而社会上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和熟练动手能力的复合性人才,能够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最好是一个多面手。可见,社会的苛刻要求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尽量贴近实际,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具备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
   根据以上特点和存在问题,本人以工科院校为例提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2能力培养
   关于能力的定义在很多教科书和文件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此不再赘述。本人理解是,所谓“能力”应该是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处理未知问题或了解生疏事物的本领。能力应有各种类型,教育学中常常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这里把一个人的能力也分成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本人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总结出当代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2.1综合分析能力
   在毕业生实习期间或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毕业生往往面对经理和师傅交给的任务一筹莫展,不知从哪做起。究其原因,这就是因为在校期间训练的都是一些按部就班的实验和实训内容,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何面对一个不熟悉的装置或工程,该从何入手,(未完,下一页

  

页码选择:1 2 3
相关专业论文
1 关于高职教育中人工智能课程的改革
2 高职教材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改革
3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动机激发艺术初
4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
5 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6 试论高职教育的三个“零距离”
7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原
8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9 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初探
10 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与高
11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12 班主任素质与高职教育
13 结合高职教育特色构建产教结合的办
14 高职教育也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
15 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现代服务业
推荐专业论文
1 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模式
2 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模式分析
3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
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5 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
6 自家的孩子自家爱——谈农村职业学
7 关于田间灌溉用水定额问题的探讨
8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研究
9 我国果汁企业反倾销应诉工作的现状
10 金属切削机床爬行因素分析与消除措
11 分析大学生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
12 《都柏林人》的“顿悟”手法解读
13 冲击电压发生器设计
14 关于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思考
15 浅谈平地机后桥及其常见故障的排除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下载与付款  上传课件  资料征集  论坛与信息发布  期刊杂志推介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分类说明  联系本站  会员登录
课件009教育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