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技术学院是培养“灰领”人才的摇篮
(作者未知) 2008/9/1
(接上页)迫切需要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国内市场的需要,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这种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我们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境外教育机构的进入,使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国际教育的竞争。
工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要求我们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但是,我国的技术进步是在有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教育问题非常严重的对比下来推动技术进步的,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就会加剧低素质劳动者的失业,而要满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就必然会影响技术进步的推动,所以,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探索出一条新路,既能为技术进步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又尽可能地适应中国的实际,为解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的工业化处在全球信息化,尤其是网络发展的背景下,因此我们需要新型工业化发展。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快信息化发展,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产品,要求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为工业化服务的同时,为加快信息进程提供更多的教育。
面对如此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求,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结合上做出战略和策略的选择。既要以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总揽和架构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实现形式,又要在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渗透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融入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因此,把握职业技术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体现,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高级工分布不均衡,老中青技师比例失调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在教育论坛上指出,目前本市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整体上还难以适应“灰领”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的资源分布、专业设置也不尽合理,专业设置上重学科倾向、轻市场导向;培训内容上重管理类、轻技能类;培训方式上重理论讲授、轻能力训练。为此,学校、企业和政府需要联动,为更多的毕业生铺平成为“灰领”人才。
统计数据表明,本市高技能人才分布的行业(产业)不均衡,主要以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传统产业为主。
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等新兴产业上,高技能人才仍然偏少。有些行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紧缺,甚至出现了“招高级工比研究生还难”的局面。
近年来,上海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呈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但是本市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需缺口非常大,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且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年龄、文化程度、行业分布等不尽如人意。
假若把35岁以下,36至45岁和45至60岁以上看成三个年龄段的化,虽然上海高技能人才中,老、中、青各占1/3,基本合理,但如细加分析,情况不容乐观。在技师与高级技师中,中年约占1/3,老年超过1/2,青年比例相当低。探索青年高技能人才成长,加快青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今后重点高技能人才发展的重点任务。
2.多数技术人才学历不高
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中,大专与本科学历者人数呈跳跃式增长,而另一方面,初中学历的人有29.7%、中专、技职校生占45.3%。
具体而言,在技师与高级技师中,大专与本科学历者正在增加,初中学历所占比例正在趋向微量。这充分表明高技能人才向高学历方向发展态势,传统技师正在被现代技师所取代。
但高级工中,中专、技职校生占绝对优势,初中毕业为数众多。专家们指出,技术工人在提高自己的实际技能操作等级时,也要从更广泛的理论知识上提高自己水平,加强基础教育。
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上海职工中的专业人才为113万人,职业技术人才为130.4万,合计人才总数占职工队伍总比例为62.38%,而到2005年,这一比例扩大到79.68%。这表明整个“十五”期间,上海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可以预见,这种等级变化将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上升。
“拥有技术又能劳动者”,即除了技术工人之外,还应包括第三产业中拥有技术技能的服务人员,只要其就业本领不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而是以其技术技能为主的,且其技术技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相应标准的,都应该归纳入人才范畴内。
3.大中专、职校毕业生是“灰领”人才的源泉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普通管理岗位和文职岗位应征者严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却有事没人干:许多技术性岗位、技能型岗位却招不到人,大量的“灰领”型的新职业新岗位严重缺人。
廉价但素质较低的劳动力,既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效率不高的根源所在。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杨河清(未完,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