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对策
(作者未知) 2010/9/11
【摘要】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存在着多种成因,需要完善就业机构系统及课程教学等加以解决。就业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本文就高职就业机构、课堂教学、学生本身和社会主体等多方面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反思这些成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就业 高职艺术设计 就业对策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在近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岗位缩减、毕业生人数又攀新高、就业市场风雨飘摇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不争之事实,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一本“难念的经”。
1 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原因
1.1 就业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由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属起步阶段,众多职业院校的就业队伍建立了由党政领导挂帅的“一把手工程”的就业指导团队,但基本上只有三五个人组成,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又是从原来从事行政工作人员中抽调而来,有些高职院校并不重视就业,且只当作“闲衙门”安排“皇亲国戚”来做这等“闲事”。因此就业指导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他们不懂专业特点、不懂企业特点、不懂学生特点,就业指导内容也缺乏战略性和实际性。就业指导课一般是由就业指导中心人员讲授,他们基本上只懂就业政策和发发就业信息,普遍缺乏专业背景,针对性差,讲授的内容都是程式化、标准化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就业理论,仅仅停留在向毕业生灌输就业技巧、就业政策等策略性层面,忽视对其专业特点、行业特点以及学生学业现状给予创造性、灵活性、可行性的指导与建议。形式上的几次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里的最后一课”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的指导,不能起到真正的就业指导意义和个性化咨询。
1.2 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失调,热门专业过热
在我国,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学历教育、对热门专业都存在一种迷信和崇拜的心理,传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学历教育的指挥棒下,人人都想成为高端人才,学校承受的压力自然就随之加大,考生和家长的需求迫使许多职业技术类的学校向综合类发展,培养结构自然也就发生了非理性的变化。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部分高职追求综合发展或者经济效益,近几年高温不下的艺术高考热潮,促使很多高职为争夺生源,未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盲目上马热门专业,而师资力量与专业教学设备设施跟不上,课程开设变得随意,无序的教学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加上热门专业过热导致生源良莠不齐、素质高低不等、鱼龙混杂,“2+1快餐”式的人才培养加剧了高职艺术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1.3 艺术学生就业心理落差大、难平衡
大学毕业生过剩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企业招人比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要难,许多集团公司每年都有几十、甚至几百个专业性、基础性的岗位空缺,却没有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干。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个性较强、自我定位较高,对专业的学习更加执着,加上艺术专业因属“高投入”专业,所以艺术类学生与家长都渴望高回报,择业期望值也就相对的高。但事实上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要求过高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眼高手低、浮躁虚夸”;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容易自以为满腹创意,自命不凡、高人一等,从而使大学艺术理想与现实脱节的自负心理表现在择业中,高不成低不就和不喜欢轨迹清晰的生活,由此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毕业就失业”半空悬的尴尬局面。
1.4 社会企业用人理念与高职培养制度错位
全国各地人才市场风生水起,企业专场招聘也是热闹非凡,但许多企业观念陈旧,没有形成独到的企业文化,喜欢随波逐流,90%以上的招聘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成为潮流,进高学历的人才成风,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很难进入人才市场。因此有些高职学生片面理解工作经验,导致利用本来应该用于学习的宝贵时间去社会企业中从事实习、勤工俭学等社会工作,偏激地追求实践经验,结果主次颠倒、本末倒置,造成学生“学没学会、练没练好”。还有,部分高职高专教育“知识老化、学用脱节”的培养模式仍普遍存在,高职课堂教学缺乏与岗位贴近,难以满足发展迅猛的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所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已成为很多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使企业对刚从高校出来的就业者的职业技能缺乏信心。这些不良倾向给高职毕业生的正常就业带来了障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2 提升高职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需要毕业生、学校和相关社会主体高度重视,(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