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者未知) 2010/9/8
摘要.本文拿对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在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几点看法,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引言
《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一门关键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到许多电的微观知识,在分析电路时考虑的因素又很多,不同于以往电路中只有单一的直流或交流成分。学生在最初接触时,思维很难一下适应过来,因而加强实践的环节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必要手段。实验课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重大作用。为了提高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质量,适应当前大力加强实践教育的形式,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实践环节,单独设置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实验总是被安排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性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和力度,把传统的辅助性实验提升到与理论教学相当的地位。为此我认为应把实验环节从课程中分离出来独立开设,稍滞后于理论教学进行授课。同时严格和完善考核制度,建立“笔试与操作相结合,加平时成绩“的考核办法。平时成绩主要看学生的平时上课操作过程以及实验后的实验报告。最后,在实验结束后独立考试,考试采取抽题方式,每个同学的题目不一定相同,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要完成实验的全部过程,包括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另外,在实验课结束后,我们还开展实验技能竞赛,获奖同学不光给予一定的奖励而且该实验兔考,成绩均为“优”。这样做增进了课程的学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更新实验内容,增强学习自主性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还必须加强实验教学环节,通过相应的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消化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实验教学内容应跟上相应专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更新,去掉一部分陈旧的实验内容,增加一些适当反映本专业新知识的内容。例如:既要考虑到学生对基本放大知识理解的需要,又考虑到目前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分立元件的实际情况及场效应器件应用越来越广的趋势,适当减少分立元件电路的实验内容,增加有关集成电路的应用及场效应管电路,并设置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只向学生提出实验的基本要求,而对实验内容、原理、步骤不做交待,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学习完全享有“自主性”。学生根据实验室的条件,以理论为指导,自己完成实验过程的设计,亲自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调试处理和分析数据报告。实验指导老师除了在每次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作重点指导外,不再对每个实验作具体讲解,这样就节约了实验时间,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学生偏重单向知识灌输,对能力培养注重不够的问题,将理论教学与实验紧密结合,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完善实验实施过程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基础比较差的中专学生,我们例行的实验流程是:先根据实验知道书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接下来在教师台上进行演示,最后学生照猫画虎般的连接电路,机械性得测出数据,结束整个实验过程。且每次实验大多是分为若干组,极其简单的操作也只能由少数学生来完成,其余的学生只能站在一旁看,无动手机会,就是亲手做了实验的学生,也收获不大;一个学期下来,他仍对很多仪器还是不能熟练应用甚至全部忘光。为了提高了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彻底改变实验流程,在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具体做法是:每次实验前首先由教师提出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指出需要巩固的理论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撰写详细的预习报告。教师在实验前检查并指导学生的预习报告,没有预习的学生不允许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必须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即将进行的实验内容。实验中,教师抓住实验中的典型故障,讲解相应的消除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要让学生改掉一有问题就举手找老师解决的坏习惯,线路连接、测试步骤等一些问题自己解决。这样打破了原有的实验几乎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理论教师应增强实践能力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理论授课教师不能很熟练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不了解整个实验课程的安排、目的。大家只是机械式地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具体的实验项目。这样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为了使学生在结束实验后,明白实验的意义、目的,更好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老师应当积极向实验室老师学习,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
结束语 (未完,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