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学
(作者未知) 2010/8/13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们需要健康,更需要一种自然古朴、绿色无创、行之有效的调理保健方法。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呵护人体的阳气,即正气。阴阳二气之中,以阴为从,以阳为主。灸法则是用火来治病,而艾灸的核心就是扶阳气。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方法。自古便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仍留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民间谚语。
随着年代的延续,艾灸的方式和种类也应需求衍化出了很多种。艾灸的发展分几个阶段,原始的直接灸(也叫发泡灸或化脓灸),即直接在身上点燃艾绒用火来烧,这是真正的灸;随后演化为悬灸,即不直接接触皮肤,用火来熏;后来使用器械,例如罐子;最后发展到现代的“电灸法”。各种灸法在使用和疗效上各有千秋,但在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仍然是艾条灸法和艾罐灸法两种。
常艾灸可长寿
长寿的秘诀是每个人所追求的。艾灸则具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等功效。唐代艾灸保健之法更加盛行,孙思邈是唐代享有盛名的长寿医生,他所著的《千金药方》中记载着:“宦游吴蜀,体上常引三两处灸疮,则瘴疠瘟虐不能着人。”艾灸疗法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常灸足三里、神阙、关元、气海、肾俞、膏肓俞、风门、身柱、大椎、三阴交、涌泉等穴可以起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儿童也非常适合做艾灸,施灸有助其强身。过去古代人的一生有四次灸法,一出生60天灸身柱穴。到15、6岁时,要灸三阴交穴,增强泌尿系统。30岁灸足三里,到40岁则需灸关元穴。从不同的时期调理身体的阳气,健康伴随一生。
四穴灸法养生谈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老的好方法。你不需要被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即可。通过艾灸即可温补脾肾,补益肾气,促进脾胃运化,使正气充然不绝,脾土膏然肥沃,肾水沛然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便自然健康长寿。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早衰。
四穴养生灸法,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益于对循环、消化、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的促进和调整。四穴灸法简单易行,舒适安全,适合家庭操作。
Tip:家庭艾灸需注意:
不宜在过饥、过饱、酒醉、大恐、大怒、大渴时施灸。
灸疗虽然适用范围广泛,但对于一些热性病,阳虚阳亢(五心烦热,面红耳赤)以及邪热内积的人不宜施灸。
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艾灰积压过多时,需要离开人体吹去,避免因火灰掉落而灼伤皮肤或衣物。
施灸一般无任何不适之感,但也有少数人会出现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感觉,一般不需处理,继续施灸多能消失。施灸后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心调养,勿过度疲劳。
常见病治疗方法
人体有诸多穴位,针对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穴位随之对症。治疗呼吸系统病症,可灸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施灸于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即可;冠心病,灸身柱、郄门、三阴交可调理,也可以灸膻中穴。艾灸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可治愈消化系统症状。灸大椎穴和身柱穴则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调理功用。
施灸补肾
在中医理论中,灸法是补肾的最强法,不打针不吃药,直接作用于人的肾部,非常见效。
肾气不足的人,有以下几种表象:喜吃味道浓的食物;睡觉时爱出汗(医学上称为“盗汗”);春天手脚冰凉;坐着时会不自觉地抖腿。
而艾灸肾俞和关元穴可补肾。肾俞位于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约1.5寸。关元位于肚脐下三寸(自己的四指下),在肾俞和关元穴上灸15到20分钟,能起到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的作用。
专家支招:
女性的痛经可用鸡蛋和艾草一起煮服即可。
老年人中气不足,丹田火弱。早上起来肚子痛或者胃痛,可以用艾绒放在肚兜里即可产生疗效。
人疲劳时,用艾绒泡脚可得到缓解。
夏季最好的避暑方法,用艾绒灸百会穴。
预防感冒,可灸足三里,在冬季也可灸大椎穴;对于已经感冒的人们,需配合着肺腧穴或檀中穴来治疗。而对肩周炎和颈椎不好的患者,灸大椎穴同样有疗效。
|